玉虛宮,太清殿,李孝恭的住處,軒昂壯麗,文雅靜謐。
太清殿正中放著一張價值不菲的梨花木書案,書案的左邊壘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錯落而有序。書案的右邊設著一個漂亮的白瓷汝窯花瓶,花瓶裏插著一束青翠的文竹。文竹葉片碧綠,枝葉展開恰似片片雲鬆,獨具風韻,典雅美觀。
書案的下首,整齊有序的擺放著六張黃花梨木交椅,椅子厚重,但椅背上的花紋卻似乎很活潑,於莊嚴中透著溫馨。
兩隻鬥大的錯金螭獸香爐擺放在書案的左右,青煙嫋嫋,暗香襲人。
整個大殿,文雅而不乏舒適,清新而不落俗套。
書案後,李孝恭端坐於黃花梨高背椅上,嚴肅莊重的從書案上拿起了一份剛剛寫好的奏折,遞給了副將李飛虎道:“八百裏加急,換馬不換人,將這份奏折親手呈給陛下。”
“是。”李飛虎高聲應諾。
李飛虎離開後,李孝恭自言自語道:“陛下如果知道李玄還活著,想必也會很高興吧。”
十日後,李飛虎進入了大唐帝都——長安。
長安,乾元殿。雄闊壯麗,氣勢恢宏。
大殿正中最顯眼的地方有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台,方台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太監總管王德屏息以待的站在寶座之後,一扇雕刻精細的紅木雕龍屏風圍繞在金漆雕龍寶座的後方,和諧寧靜。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分列在方台正前方的兩旁,每根金柱上都盤繞著一條矯健的金龍,莊重威嚴。殿頂中央藻井上有九條巨大的雕刻精細的蟠龍,每個龍嘴裏都噴出一顆銀白色的龍珠,九顆龍珠交相輝映,熠熠生輝。四周牆壁彩畫絢麗、炫眼奪目、紅黃兩色金龍圖案相映成趣、多姿多彩。
大唐皇帝李淵正襟危坐於金鑾寶座之上,麵帶憂愁。
李淵,大唐開國皇帝。四十七、八歲年紀,高大魁梧、氣質高貴。白淨臉龐,慈眉善目,性格豪爽,威嚴大度。然而與年齡不相符的滿頭銀發,卻顯示出其內心的苦悶和深深的憂慮。
李淵將手中的奏折放到一邊,歎口氣道:“哎,忙不完的煩心事啊。國家剛剛平息戰亂,建成和世民就為了一個太子之位,鬧翻了,關係勢如水火。今天你參我,明天我參你,天天不得安寧。都是朕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我整天和稀泥,搞平衡,費盡心力,兩個人還是越鬧越僵。這樣也不是辦法啊?如果孝基還活著,多好啊,也能為我拿個主意,我也不用像現在這樣勞心勞力,寢食難安了。哎。”
突然,殿外一陣說話聲,打亂了李淵的思考。李淵大聲的喝問道:“何人在外喧嘩?”
太監總管王德快步走出乾元殿,片刻後,回報李淵道:“荊州大總管李孝恭讓他的副將李飛虎送來了一封八百裏加急的奏折,需要親自麵呈陛下。如今李飛虎正在殿外等候,請陛下示下。”
“孝恭的八百裏加急奏折?莫非南方又出現了什麼狀況?叛亂還是叛軍?”稍事思考,李淵對王德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