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大唐軍隊出現在了會稽,招降江淮賊軍。已經互相殘殺的筋疲力盡的左遊仙支持者和陳正通勢力爭相向大唐投降,會稽平定,整個江淮隨之平定。
長安,太極宮外的登聞鼓被報捷的大唐軍士重重的敲響。江淮平定的消息,迅速的傳遍了大唐朝堂,傳遍了大唐各地州縣。
太極宮,皇帝李淵端坐於龍椅之上,麵帶喜悅。太監總管王德進入大殿恭恭敬敬的稟報道:“陛下,右仆射封德彝帶到了。”
李淵興奮的說道:“德彝到了,宣。”
封德彝進入大殿,一見到李淵。他就躬身行禮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江淮平定,從此我大唐南方將再無戰事,江淮將徹底融入我大唐矣。”
李淵眉開眼笑,欣喜異常。他對封德彝說道:“南方戰事平定,今日朕召你前來,就是想和你謀劃一下,看看怎麼才能將整個江淮徹底的融入我大唐?”
封德彝也麵帶喜悅。
李淵突然感歎道:“朕現在最信任的就是愛卿了。裴寂和太子走得太近,太子和世民又不對付,如今隻有愛卿最是公心為國了。”
封德彝連忙推辭,說不敢當。
李淵揮揮手道:“德彝呀,說說吧,江淮,咱們該怎麼辦?”
封德彝回答道:“陛下,江淮戰事平定,那個人,咱們就不能再留了。逆賊輔公佑威望、能力都不如他,卻能在江淮掀起如此大的風浪,如果他也有二心,到時候就不知江淮會再出現什麼樣的禍事了啊?”
李淵肯定道:“對,封卿所言極是,確實不能再留了。朕一直虛與委蛇,優待於他,豈不是因為朕心裏對其頗為忌憚嗎?如今為了大唐江山永固,是時候該除掉他了。”
封德彝又建議道:“江淮有一人也不能再留了。那人是他的心腹,義子,江淮又是他原來的地盤。如果那人聚眾叛亂,響應者必定眾多。太危險了。”
李淵沉吟道:“勇將闞陵?隻知忠於杜伏威,而不知有朝廷,朕留之何用?殺。隻是如何殺,需要小心謀劃,畢竟闞陵如今人在江淮,江淮,杜伏威的部屬太多了。”
封德彝建議道:“此次平定江淮,闞陵立有大功,可先加封其官職,以麻痹其心,然後命令荊州大都督、趙郡王李孝恭伺機以謀反罪名,誅殺此人。”
李淵又肯定道:“此計大妙。可依此行事。”
封德彝讓人抬進了一張巨大的大唐地圖,對皇帝李淵說道:“陛下,請看……..”
李淵抬起頭,看向了地圖。
封德彝解說道:“大唐南方軍隊在荊州大都督、趙郡王李孝恭、荊州副都督、荊州行軍長史李靖、鎮東將軍李績三人的率領下,先平巴蜀、再平荊州蕭銑、如今又平定了江淮的輔公佑之亂,功勳顯著,為大唐平定了整個南方。如今他們率領著大唐南方精銳二十餘萬人,控製著北起淮河,南至嶺南,西包巴蜀,東到大海龐大的疆域,超過了我大唐疆域的一半還多,還大都是我大唐經濟富庶之地,可謂是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這太危險了。如今江淮平定,南方再無戰事,老臣建議以升官加爵為名,調離李孝恭、李靖、李績三人,重新派遣心腹、忠心之人,接管整個南方大軍,務必使整個南方大軍牢牢的掌控在陛下的手裏。荊州大都督、趙郡王李孝恭乃是陛下的侄子,李靖、李績也都是忠義之人,可是老臣為大唐江山穩固計,卻不得不奏請陛下調離三人,希望陛下莫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