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清了清嗓子說道:“如果我們按照尉遲將軍所說,在帝都長安擺開架勢,直接開打,大軍對決。秦王殿下擁有六衛大軍,大唐皇帝陛下、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也是擁有六衛大軍。十二衛大軍相拚,六衛對六衛,即使最後我們僥幸勝之,那也是慘勝啊。我大唐自建立至今,一直奉行“強幹弱枝”的國策,全國各地不留精銳,精銳大軍統統彙聚於帝都長安,處於大唐皇帝陛下監管之中。駐守帝都的這十二衛大軍,就是我大唐最精銳的軍隊,也是震懾、平定四方最強大的力量。如果按照尉遲將軍所說,在帝都長安擺開架勢,直接開打,大軍對決,這十二衛大軍勢必兩敗俱傷,元氣大損。沒有了絕對強大的力量,震懾、平定四方,這天下會大亂,戰亂四起的,而我大唐則會麵臨土崩瓦解的危局。更何況,如果秦王殿下擁有的六衛大軍勝了,那麼秦王殿下就會成為這大唐的主人,成為大唐第二位皇帝,到時候,駐守帝都長安的十二衛大軍就都是秦王殿下的部屬,十二衛大軍拚了個兩敗俱傷,如此一個爛攤子,秦王殿下處理起來又是何其的麻煩?更何況,如今突厥背信棄義,入侵我大唐,攻破涇陽要塞,距離我帝都長安不足五百裏,如果我們在帝都長安,大軍對決,最後恐怕獲利的就是突厥人了。”
尉遲敬德不禁問道:“無忌,按你所說,有那麼多的顧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嘛?”
長孫無忌說道:“根據唐儉的情報,我分析:無論是大唐皇帝陛下還是大唐太子殿下,兩人都不知道秦王殿下關於玄武門的謀劃。如果他們知道,他們如今肯定會全城抓捕秦王殿下和我們這些秦王殿下的心腹們。既然他們都不知道,我們不如還按照原計劃實施。讓左、右領軍衛,右驍衛遵從大唐皇帝陛下的詔令,離開帝都長安,以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另外三衛大軍做為圖謀大事的主力。”
秦王李世民陷入了沉思。良久後,他問道:“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掌控的四衛大軍怎麼辦?難道我們圖謀玄武門大事,任由他們所掌控的四衛大軍,在身旁虎視眈眈嗎?”
長孫無忌默然無語。
李玄緩緩的站了起來,說道:“臣也同意無忌兄的謀劃,以秦王殿下暗中掌控的三衛大軍圖謀玄武門的大事。要解決秦王殿下提出的疑問,微臣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選擇。上策:尋找援兵,震懾、製衡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所掌控的四衛大軍;中策:說服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保持中立,不幹涉秦王殿下圖謀大事;下策:不要顧忌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所掌控的四衛大軍,以秦王殿下暗中掌控的三衛大軍為主力,速戰速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控製大唐皇帝陛下,誅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成就大事。”
秦王李世民沉吟後,搖了搖頭說道:“下策,不顧忌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所掌控的四衛大軍,直接圖謀大事,此策太過冒險;中策,說服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保持中立,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雖然因為太子建成重用山東豪族,心中不滿,同情、支持於我,可是,如今我們做的是什麼事?說得不好聽,那就是謀逆啊。謀逆,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他們敢支持我嗎?告訴他們我們的謀劃,萬一,他們有人向父皇稟報,我們可是要麵臨萬劫不複的境地啊。至於上策,尋找援兵,帝都長安除了十二衛大軍,還有其他的大軍嗎?隻有各部門的差役了吧,這些差役能夠震懾、抗衡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所掌控的四衛大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