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主意,大氣魄。永安王真不愧為朕之子房啊。”李世民高興的說道。“他們打咱們的帝都長安,咱們就打他們的定襄汗帳,讓他們也好好嚐嚐,讓人打到家門口的滋味。”
說著,大唐皇帝李世民下令道:“詔令輔國大將軍李靖統領三十萬大軍迅速全麵進攻突厥,奇襲頡利位於定襄的突厥汗帳,以報突厥偷襲我大唐帝都長安之仇。”
之後,便有一位信使走進了大殿,接過了李世民剛剛頒發的詔令。李世民叮囑道:“盡快、隱蔽的送到李靖的手裏,讓他迅速按照詔令行事。”
李玄又一次站了出來,進言道:“陛下,臣希望陛下能多派信使,並且要通過信使,讓頡利他們知道我們進攻他們定襄汗帳的計劃。”
李世民麵露疑惑的問道:“讓頡利他們知道?”
李玄回答道:“對,讓頡利他們知道。知道比不知道好啊,頡利的部屬們知道了,肯定會鬧著要求頡利撤兵的。如今頡利的大軍已經殺到了我大唐帝都長安附近,而我們的大軍卻尚未出發,局勢對我們不利,隻有頡利撤兵了,我大唐帝都長安,我大唐朝廷才能轉危為安啊。”
李世民頓時恍然大悟道:“對,得讓頡利他們知道。隻有他們知道了,他們才會撤兵,我大唐帝都長安之圍才能解除啊。”
很快又有十餘位信使被招進了太極宮。
李世民再次叮囑道:“分十餘路去向李靖傳信。如果你們不幸被突厥人抓住,朕允許你們稍做抵抗後,就可以將密信交出。”
所有信使都感到詫異。按照軍規,傳出的密信那可是比自己的命都要重要的,一旦被抓,那肯定是第一時間就將信件毀掉的,自己能否活著,那無所謂,可是如果密信被敵人發現,泄露了軍機,那肯定是要被砍頭的。信使們麵麵相覷,可是當想到這是大唐皇帝的命令時,他們便一起躬身應諾後,轉身離開了太極宮。
李世民掃視在座的眾人,緩緩的說道:“李靖的三十萬大軍馬上就要動起來,進攻突厥了。如今咱們就按照永安王的謀劃,商討一下如何組織長安城外的兩支援軍,守衛住帝都長安城吧?”
眾人皆無計可施,一起望向了李玄。
李玄在大殿內緩緩踱步道:“兩路援軍:一為關隴的數百萬百姓;二為突厥的突利、契苾何力統領的十二萬大軍。
關隴乃是我大唐隴右李氏皇族和關隴貴族集團的起家之地,更是我大唐隴右李氏皇族和關隴貴族集團的根基。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在關隴之地威望最高,民心歸附者最多,而實力也是最為雄厚。因此臣建議由陛下派出我隴右李氏皇族、關隴貴族有威望,有能力的主事,各家家主,離開帝都長安城,前往關隴之地,組織各地百姓,殺敵勤王。我大唐要讓突厥人明白:關隴之地,是我大唐的土地,不是他們突厥人可以隨意撒野的地方。
突厥雖然人數眾多,但是人心不齊。隻有頡利一人空懷一統四海之誌,滅我大唐之心,其他人所圖者不過是我大唐的府庫,大唐的財富,而突利、契苾何力更是和頡利處處做對,隨時提防,和我們形成了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因此臣建議陛下能夠挑選一能言善辯之人,遊說突利、契苾何力等突厥各部首領,向他們陳述利害,誘之以利,分化拉攏,以求他們成為我們的重要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