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爾斤是位身材壯碩,有著突厥明顯特征的魁梧大漢。他黃色的皮膚,寬平的麵部,突出的顴骨,狹長的眼睛,鼻尖微微的勾起,頭發、胡須都是黝黑而且彎曲。他頭戴皮帽,身穿皮袍,腳蹬一雙棕黃色的牛皮戰靴,腰佩彎刀,顯得凶神惡煞,氣勢洶洶。
他看了看營帳中抱怨連連的突厥將軍們,緩緩的說道:“我們做為我大突厥汗國的左路軍,雖然我們隻有八萬人,可是我們的進展是最快的,離帝都長安也是最近的。現在,我軍糧食短缺,大唐帝都長安的虛實,我們也不清楚。如果貿然進攻,我們必然會損失頗重。我提議,我們先進攻這裏,待糧草解決,再進攻大唐帝都不遲。”
說著,他把手指向了地圖之上的驪山,眾將也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地圖上的驪山之上。
雅爾斤分析道:“驪山地勢險要,如今顯然已經成為了大唐組織百姓對抗我大突厥汗國的大本營了。隻要我們能夠攻破驪山,我們就能獲得我們最需要的糧食,當然還有大量的財貨。隻要獲得了糧食,我們就能打敗懦弱的、猶如綿羊一般的大唐人,攻破大唐帝都長安城,繳獲他們的府庫,獲得他們數年來積攢的財富。”
聽到雅爾斤的分析,營帳內突厥將軍們的眼睛頓時都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無數的金銀財寶正在向他們招手。
第二日清晨,突厥的左路軍就在雅爾斤的統領下,排列整齊的離開涇陽城,向驪山行進。
而與此同時,負責監視突厥左路軍動向的大唐斥候,在百姓們全力的支持下,將這一情報送上了驪山,送到了李雄和長孫無忌的麵前。
李雄和長孫無忌一麵召集精壯們前來保衛驪山,一麵下令從涇陽到驪山沿途的百姓們采用遊擊戰的方式——遇強則退,遇弱則打的方針,層層阻擊突厥人。
雅爾斤統領的突厥大軍從涇陽離開,就經曆了種種的不順,真可謂是一步一個坑,坑坑要人命啊。不斷的被襲擊,不斷的被打埋伏,到處是大唐的百姓們提前挖好的陷阱,即使萬分小心,也死傷慘重。雅爾斤和突厥的各位將軍更是屢次不得不停下來,處理陷阱,埋伏。大唐百姓們的戰術,讓雅爾斤和突厥的各位將軍們頭疼不已,卻毫無辦法,隻能無奈的對著天空咒罵:“懦夫,你們這群可惡的大唐人,全都是懦夫。不敢和我大突厥汗國的勇士正麵對抗,隻會使些兒卑鄙無恥的下流手段,坑害我大突厥汗國的勇士。”
被他們抓來、給他們帶路的村民們,更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屢屢將突厥大軍帶偏了方向,帶進了各種埋伏之地。
經過艱難的跋涉,將近天黑的時候,突厥大軍才走完了從涇陽到驪山的二十裏路,人人都提心吊膽,麵露疲憊。雅爾斤麵露無奈,隻能下令就地紮營,養足精神,明日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