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隻見一位白發蒼蒼、麵色紅潤的老者,緩緩的開口說道:“臣以為我大唐當推廣傳播活字印刷之術,以開民智。”
老者的聲音不大,卻如同一道驚雷在朝堂上驟然響起。所有人都詫異的目光投向了老者。
老者麵色平靜的接受著所有人的注視。
老者,赫然是大唐宿儒,已經一百零五歲的顏之推。顏之推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的後人,也是如今整個天下儒家文化的泰山北鬥,門生、子弟遍布整個大唐朝野,所有的大唐高官都向他請教過儒學。他是獨立於整個大唐朝堂的存在,但是隻要他一開口,整個大唐朝堂都要異常的重視。
顏之推對著大唐皇帝李世民說道:“啟稟陛下,春秋之時,天下大亂,禮樂崩壞,統治者貪圖享受,爭霸天下,而絲毫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至聖先師孔子,有感於此,創製儒學,以求乾坤有序,國家安寧。當時是,法家、道家、儒家皆為天下之顯學,而統治者隻願意用法家以爭霸天下,以道家休養生息,都不願采用儒家,而顧及天下萬民。為求儒學之傳播,至聖先師孔子和七十二位弟子,奔走遊說於各國,以求儒家思想能夠被采用,能夠造福於百姓,其中苦難艱辛不能一一贅述,至聖先師孔子也多次感歎自己當時‘惶惶如喪家之犬’,其中狼狽可見一斑;至聖先師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整個黑暗的時代,讓天下人逐漸的接受儒家,認同儒家的理念;亞聖孟子之時,時值戰國,天下征伐不斷,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亞聖孟子依然奔走於各國,宣傳儒家理念,然各國君主皆尊其位,而依然棄用儒家之術;及至後聖荀子,經過儒家學子近百年代代相傳,奔走相告,雖各國君主依然不用儒家思想以治天下,但天下學子,天下百姓皆認可儒家之學問,理念;曆經百年,漢朝武帝之時,朝堂官員、民間百姓均皆認可儒家理念,學習儒家學問,一代大儒董仲舒趁勢向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武帝采納,如此儒學才曆經二百餘年傳播推廣,而一舉成為天下最值得人們學習的學問,而天下帝王欲求天下大治,則必用儒學的局麵。先賢開創如今儒學如此繁盛局麵,何其艱辛,而如今永安王李玄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更是能將我儒家發揚光大,使天下百姓都能聆聽聖人之言,學習聖人之道。如此大功德、大功績的事情,各大豪族怎能因為小利而棄大義?阻撓聖人之道的傳播呢?如此做為,身為儒家門徒,以後還有何麵目去見為求儒家興盛,造福百姓而四處奔走傳播我儒家理念的諸位先賢啊?”
崔幹、盧承慶、長孫無忌、岑文本等盡皆麵紅耳赤,麵露羞愧,但是一旦推廣活字印刷術,必然會打破各大豪族對知識,對書籍的壟斷,嚴重損害各大豪族的利益。於是四個人一起開口說道:“顏宗師,一旦推廣、傳播活字印刷術,這天下知識、天下人才都將不為我各大豪族所有了,我各大豪族的地位、影響勢必降低,如此必然會嚴重損害我各大豪族的利益。總不能為了天下大義,而讓我們各大豪族白白遭受重大損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