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侯君集就來到了立政殿。
太子承乾對侯君集說道:“潞國公,父皇被圍困在馬邑。孤準備親率駐守大唐帝都長安城的十衛大軍和輔國大將軍李靖統領的四衛大軍合兵一處,一舉救回父皇。潞國公,您覺得如何呢?”
侯君集麵露沉吟道:“太子殿下此舉確實是仁孝之舉。隻是如此一來,我大唐就要提前和突厥頡利可汗決戰了,如今北伐各項準備尚沒有完成,以舉國之兵倉促與突厥人決戰,萬一失利,則有亡國之虞(yu)啊!”
太子承乾毅然決然的說道:“潞國公,就算是冒亡國的危險,孤也要去救父皇!”
侯君集思索一番後,躬身對長孫皇後說道:“皇後娘娘,這打仗就如同打拳,首先自己得根基穩固,隻有自己的根基穩了,打出來的拳才有力道。如果自己根基都不穩,打出來的拳必然軟綿綿的,不會有任何的威力和效果。”
太子承乾懵懵懂懂。
長孫皇後卻明白了,她向侯君集問道:“潞國公,你的意思是說承乾根基不穩?”
侯君集回答道:“太子殿下畢竟年紀還小,不能服眾。如果太子殿下親率大軍前去馳援營救陛下,固然太子殿下是一片赤子之心,一片赤誠。可是萬一太子殿下離開帝都長安之後,這長安亂了呢?有些膽大妄為的人,趁機自立呢?到時候,我大唐皇帝陛下還沒有從馬邑城中救出,長安城內又有人自立,太子殿下又該如何自處啊?”
侯君集一番話,讓長孫皇後和太子承乾都是一驚。他們都知道侯君集說的膽大妄為,趁機自立的人是誰?
一位是長孫皇後的第二個兒子,太子承乾的親弟弟,皇四子魏王李泰;另一位則是西宮楊妃的長子,大唐皇帝陛下的庶長子,皇三子蜀王李恪。
魏王李泰小名青雀,自幼聰穎,讀書甚好,文采飛揚,深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喜愛。而魏王李泰的背後,則是有整個山東豪族支持。無論是太上皇建國,還是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上位,關隴貴族集團都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他們貢獻頗多,功勞甚大,因此獲得的政治回報、政治收益也是最大。現在關隴貴族集團又在關隴貴族主事長孫無忌的統領下支持太子承乾,又一次占得了先機。眼看著原本和關隴貴族集團並駕齊驅的山東豪族,由於先是支持瓦崗山魏國公李密、洛陽鄭王王世充、河北夏王竇建德,後又支持息王建成,連番選人失利,逐漸的被關隴貴族集團拉開了差距,實力損失頗大。眼看著關隴貴族集團即將獨占大唐朝堂,力壓山東豪族、南方士族集團,山東豪族決定不能再跟在關隴貴族集團後麵支持太子承乾了,而且他們覺得太子承乾性格過於仁弱,擔不起大唐的萬裏江山;太子承乾又過於依賴長孫無忌,過於依賴關隴貴族集團,因此他們轉而支持大唐皇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嫡次子,敏而好學,又深得大唐皇帝陛下寵溺,禮賢下士的魏王李泰,以求輔佐魏王李泰上位,在政治上翻身,得到巨大的政治回報,縮小與關隴貴族集團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