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承慶向崔幹問道:“崔大人,理倒是這個理,但是萬一那岑文本、蕭禹使詐呢?他們內心裏是死忠蜀王李恪的呢?”
崔幹微微一笑道:“盧大人,你不用太過於擔心。不管岑文本、蕭禹他們是不是使詐,咱們先把岑文本、蕭禹統領南方士族投靠魏王殿下的消息傳出去。隻要消息傳出去,懾於龐大的輿論,岑文本、蕭禹還有他們統領的南方士族就沒有退路了,就隻能和我們山東豪族聯合共同輔佐魏王殿下上位了,隻要消息傳出去,也可以給朝中那些趨炎附勢、搖擺不定的大臣們看一看,看看我魏王殿下如今的聲勢。我相信隻要消息傳出去,百官必定會爭相依附魏王殿下,魏王殿下的聲勢必然大漲,必然可以很快就超過太子承乾的聲勢。而對於岑文本、蕭禹和他們統領的南方士族,我們兩個平時多加戒備一些兒就可以了。畢竟魏王殿下最信任的還是我們,還是我們傳承近千年的山東豪族,替魏王殿下拿打主意的,還是我們兩位,而不是他岑文本和蕭禹。”
不久,南方士族和山東豪族聯合起來支持魏王李泰的消息,便在崔幹、盧承慶的暗中安排下,迅速的傳遍了整個大唐帝都長安城。
整個大唐帝都長安城都是一驚,所有人內心裏都知道魏王李泰有了山東豪族、南方士族的聯合支持,聲勢,實力必然超過隻有關隴貴族集團支持的太子承乾。
很快,就猶如崔幹所料想的那樣,很多趨炎附勢、左右搖擺的大臣開始蜂擁一般的,爭相拜訪魏王李泰,希望能夠加入魏王李泰的陣營,拜入魏王李泰的門下。
一時間,魏王李泰府邸的門外就車水馬龍,拜訪者絡繹不絕,熱鬧非凡。而太子承乾的東宮,則異常的冷清,很多經常厚著臉皮熱情非凡拜訪太子承乾的大臣都調轉了方向,直奔魏王李泰的府邸。
長安,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的府邸。
大廳,岑文本正端坐於大廳正中的黃花梨高背椅上,閉目養神。
蜀王李恪就氣衝衝的大步走進了大廳,異常憤怒的對岑文本質問道:“岑大人,這整個長安城都在傳大人統領著南方士族投靠了他魏王李泰,這事兒可是真的?”
岑文本看著蜀王李恪,眼含關心,用一種異常複雜的語氣說道:“蜀王殿下,外麵所傳的不錯。我南方士族是要和山東豪族一起支持魏王殿下。”
李恪暴怒道:“為什麼?為什麼?先生答應過我母妃和封德彝封大人的,要好好照顧、輔佐我的。如今您為什麼選擇背叛呢?是我李恪真的不堪輔佐嗎?還是我李恪對岑大人禮遇不周,怠慢了岑大人啊?”
岑文本看著暴怒、傷心的蜀王李恪,他的內心裏也十分的難受,但是他依然說道:“蜀王殿下天縱奇才,聰明英武,如果日後殿下能夠繼任大統,必是一代英主,是整個大唐社稷,大唐百姓的福氣,蜀王殿下對我岑文本那更是禮遇有加,執禮甚恭,不曾虧待我岑文本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