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知道此時的許敬宗在人才濟濟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貞觀朝還不顯眼,但是到了李治、武則天當政的時候,卻炙手可熱、紅得發紫。李治、武則天當政的時候,整個大唐朝廷是隻有兩個大臣可以打馬進入皇宮及弘文殿,這兩位大臣一位是大唐軍神、英國公李績,另一位就是眼前這位許敬宗。
許敬宗出身於南方士族,杭州新城人,其父為前隋禮部侍郎許善心。許敬宗自幼聰穎,善長屬(zhu)文,有神童之稱,他的資曆即使在人才濟濟的貞觀一朝都算是資深級別的,他做過瓦崗山魏公李密的元帥府記事參軍,和大唐如今的禦史大夫魏征,一起為李密獻謀策劃,掌管機密事;大唐皇帝李世民做秦王時,許敬宗又和大唐如今的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前任的尚書右仆射杜如晦一起,成為秦王李世民最早的文臣班底——秦王府十八大學士中的成員。如今,無論是房玄齡、杜如晦、魏征,還是和許敬宗一起出仕的那些人都做到了大唐宰輔或者是重要崗位上的一把手,大權在握,隻有許敬宗一人還是區區的正四品中書舍人,整日和書籍打交道,毫無實權。
會出現如此情況,其實也怪不得他人,要怪也隻能怪許敬宗自己。
許敬宗因為才華橫溢,年少成名,所以自恃頗高,頗有些恃(shi)才傲物,輕薄狂傲。
曾經他見到之前他早已認識的朝廷官員,不管職務高低,他都對對方說自己已經忘了對方是誰,請對方再報一次姓名,因為這事兒有人責怪他記性不好。許敬宗則輕蔑的回答道:“記住你們叫什麼,又有什麼困難的呢?如果你們像我一樣有曹植一樣的才華,我即使在暗中詢問,也會想辦法記住你們的姓名的,可是你們不是,我記住你們這些愚笨人的姓名幹什麼呢?”
因為許敬宗恃才傲物,不懂的尊重他人,所以造成了他即使有才華、資曆深,但是也仕途坎坷,如今,毫無實權。
而就在李治、武則天當政的時候,許敬宗好像大徹大悟一般,突然轉了性子,對李治、武則天毫無原則、一味逢迎,最終迎來了自己仕途的春天,自己仕途的最高峰。
特別是李治廢掉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的這件事情上,許敬宗更是出了大力,他曾在大殿之上,公然支持李治道:“老百姓每年多收了十擔糧食,都還想著換換原來的老婆,陛下富有天下,廢立皇後,那也是應該的啊。”他相助李治,廢王皇後,立武則天成功,自此就得到李治、武則天兩個人的信任和寵信,開始平步青雲、一飛衝天,炙手可熱。
而此時,許敬宗看到整個含元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便麵露得意,他故意停了一停,頓了一頓,然後繼續對太上皇李淵說道:“上皇錯矣,這天下忠有大忠、小忠之分,禮有大禮、小禮之別,而這義也有大義、小義之分啊。眾所周知,當初是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首先要置皇上於死地,皇上方才迫不得已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