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大唐和吐蕃就開始各自收攏各自的將士的屍首。
戰場上,很多大唐和吐蕃戰士都是同歸於盡,很多人都是至死都牢牢的和對手糾纏在一起,致使收攏各自將士屍首的工作十分難做,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四、五個人方能分開死死糾纏在一起的兩個人,戰場的慘烈,讓大唐、吐蕃兩個國家活著的人,都感到震撼,都感到心驚肉跳。
鬆讚幹布神情落寞的對祿東讚說道:“大論,大唐是個令人尊敬的國家,你好生將傷養好後,就到大唐,代表我吐蕃,向大唐皇帝表示臣服吧。大唐國力之強盛,戰力之強悍,本讚普深為折服。不管大唐皇帝是否同意本讚普迎娶大唐公主的請求,本讚普都願與大唐建立友好邦交,以建立兩國和平,以保證大唐和我吐蕃不再有戰事發生,以避免再造成各自士卒、百姓的死傷。對於參與此次和大唐戰鬥的我吐蕃白犛精兵勇士,本讚普遵照戰前的承諾,赦免他們所有人的奴籍,讓他們成為自由民,允許他們擁有他們的土地和他們各自的奴隸,對於戰功卓越的人,冊封他們為頭人。無論是頭人,還是自由民的身份,都可以由他們的子孫繼承下去,世襲罔替。每一位勇士,我吐蕃都要給予他們補償,賜給他們每人馬匹、犛牛、綿羊各二十頭,戰死的勇士,則數量翻倍。他們以他們的忠誠,他們的武勇,為我吐蕃立下了大功,我吐蕃絕對不能虧待他們。”
而大唐前鋒將軍、闊水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在按照大唐律,撫恤了參與戰爭的大唐將士之後,就坐上了囚車,身披荊條,往大唐帝都長安城而去,向大唐皇帝李世民、大唐朝廷請罪去了。
大唐和吐蕃戰爭的結果傳到大唐帝都長安城,整個長安城的人都被震驚了。一比一的傷亡比率,這讓大唐人感到了難以接受,自從大唐建國以來,對外作戰,一直都是處於優勢的,即使是麵對最強大、最凶悍的對手——突厥人,也沒有出現過如此的傷亡比率。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大唐的西南竟然會有一個軍事實力如此強悍國家——吐蕃,竟然可以和大唐的戰爭,打成如此結果。
一時間,大唐百姓群情洶洶,一直要求朝廷出兵討伐吐蕃,徹底征服吐蕃,將吐蕃打服。人數眾多的大唐百姓,絡繹不絕的來到了各個負責征兵的衙門之前,紛紛要求參軍,遠征吐蕃,嚴懲吐蕃。
大唐的文武百官,也開始紛紛收集吐蕃的資料,無論是吐蕃的曆史,製度,政治、軍事、文化,甚至是民俗、生活等細節都大肆搜集,以求全麵了解這個對於大唐人來說,異常陌生的國家——吐蕃。
在大唐戰神李靖、冠軍大將軍李績及所有大唐武將的營帳、書房之內,也懸掛起了吐蕃的地圖,李靖、李績及眾多大唐武將更是屢屢向大唐皇帝李世民上表,請求領兵出戰,剿平吐蕃。
一時間,整個大唐的戰爭機器似乎即將全力發動,要將吐蕃徹底碾平。大唐帝都長安城的一切有關吐蕃的信息,也被大唐人炒到了天價,就連長安的普通紙張,也應聲而漲,接連暴漲。精通吐蕃語言的大唐人,更是成為了稀世珍寶,被皇宮、各個權貴爭相出重金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