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七年春,朝堂上支持太子承乾的大唐宰輔、禦史大夫魏征病倒了。
大唐皇帝李世民、太子承乾和文武群臣很多人都對魏征進行了探望。
大唐帝都長安城,禦史大夫魏征的府邸。
臥房內,魏征須發花白的躺在一張簡陋而結實的床上,用顫巍巍的聲音對自己的門生兼管家卞思去說道:“思去,準備紙和筆。關於我大唐儲君的事,我有些話想要稟報皇上。”
卞思去拿來了紙和筆,待魏征寫完,卞思去看過後,驚訝的對魏征說道:“大人,您這寫的是什麼呀?都這個時候,你怎麼還在支持太子承乾呢?”
魏征喘著粗氣說道:“思去啊,這上麵的話,我本來應該當著陛下的麵說的。可是陛下每次來,身後都跟著文武大臣,這些話我不能說,現在我隻能寫成奏折,呈送給皇帝了。我自己的身子骨,我的病,我最清楚。現在我不說,恐怕以後我就再也沒有機會,再說了…”
“大人!”卞思去打斷了魏征的說話道,“大人,我知道這是您對太子承乾的一番苦心啊。可是大人您已經盡力了。太子承乾實在是朽木不可雕呀。難道大人您還沒有看出來嗎?種種跡象表明,我大唐皇帝陛下是已經下定決心要廢掉承乾的太子之位了。您這個時候,死保太子,將來新的太子上位,是一定會記恨您的啊。你是朝廷重臣,深得陛下信任,如今您這樣做,這份力保太子承乾的奏折送上去,那可是要禍延子孫的呀。曆史上,多少重臣都是因為在立儲君的這件事情上,站錯了隊,給他們的家族帶來了滅頂的災難啊。大人,您熟讀史書,您可不能不引以為戒啊。”
魏征緩緩地說道:“是呀!我為官清廉,叔玉、叔琬這幾個孩子跟著我,是一輩子也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我這份奏折一旦遞上去,麵呈陛下,他們的生命可能隨時都會麵臨危險。可是當今的皇帝陛下一旦廢掉了太子承乾,而換上了有才無德的魏王李泰,一個像前隋煬帝楊廣那樣的人,那豈止是我魏征一人的子孫要遭殃啊?那可是成千上萬家百姓的子孫都要遭殃的呀。不管怎麼說,當今的太子承乾,他雖然能力不足,但是他可不是一個暴虐之人哪。我魏征當官一心為了大唐百姓,我豈能為了一己之私,而置天下百姓於不顧呢?我豈能為了自己家人的安穩、榮華富貴,而置我大唐江山社稷於不顧呢?”
卞思去留著淚說:“大人,您都病成這樣了,您的心中想的還是我大唐江山社稷、想的是我大唐百姓呀!您應該為您自己和您的家人想一想了呀?”
魏征擺了擺手,又將奏折仔細端詳了一遍,說道:“我是大唐子民,但是我更是大唐宰輔、禦史大夫。既然做官,吃國家俸祿,就應該心懷社稷、心懷百姓啊。其他的,顧不了那麼多了。”
長安皇宮,太極宮。
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晉王李治則穿著一品親王服侍立在李世民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