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與陌生人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在跟陌生人接觸的頭四分鍾裏應當盡量顯得自信,千萬不可有膽怯的心理,然而,由於有些人膽子很小,一與陌生人接觸,馬上想到“自己不如人家漂亮”,“自己不如人家有風度”,“自己不如人家有學識”……社交中的人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不同的缺點與他人的優點相比較,結果導致自己在麵對陌生人的時候越來越沒自信,漸漸地,不敢主動向對方問好,甚至根本沒和陌生人接觸,就已經退縮回來了。其實,和陌生人接觸並不是一件難事。隻要拋棄自己膽怯的心裏,大膽地走上去跟他說話。那麼,你會發現,和陌生人接觸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在日常交往中,有些人怕見陌生人,見到陌生人,似乎思維也凝固了,手腳也僵硬了。本來伶牙俐齒,卻變得說話結巴;本來笨嘴笨舌,此時,嘴巴更像是貼上了封條。這種狀況怎能有一個好的交際圈子呢?要克服這種膽怯心理,關鍵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你就能談吐自如,思路清晰,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
自信和自卑是一個人麵對自己時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態。有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或在幹什麼事,都對自己充滿信心。這種人就是那些一步一步走入陌生人心理,與陌生人成為好朋友的人。而有的人卻恰恰相反,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無論幹什麼事,都陷入了自卑而不能自拔,對自己已完全失去了信念,這種人則永遠難以搞定陌生人。這兩種人麵對陌生人時之所以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心態使然。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生下來不可能完美,通過努力仍然會有諸多遺憾。把任何一個人放在一群人中,群體中總會有人在某些方麵非常顯眼。相比之下,你的很多方麵都會不如人願,使你不滿,與陌生人接觸也亦然。然而充滿自信的人在群體中卻展示自己的優點,不斷增強自己成功的信念。缺乏自信心的人則把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放在一起比長短。比來比去,隻能強化自己的自卑感。一個人能否與陌生人很好的交流,關鍵在於你是否有一個自信的心態。那麼,如何拋棄自卑,找回你的自信呢?艾菲在《我不再羨慕》這篇文章裏講述了一段自己的故事,對我們很有啟示:
艾菲16歲那年從山溝裏跨進了大學的殿堂,渾身上下散發著土氣。她沒有學過英語,不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是誰;不會說普通話,不敢在公共場合說一句話;不懂得燙發能增加女性的嫵媚;第一次看到班上男同學摟著女同學跳舞,她嚇得心跳臉紅她上鋪的麗娜是一個省城裏的女孩子,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口發音準確吐字清楚的英語。麗娜見多識廣,安娜·卡列尼娜當然不在話下,還知道約翰·克利斯朵夫。麗娜用白手絹將柔軟的長發往後一束,用發鉗把劉海卷彎。麗娜隻要在公開場合出現,男同學就前呼後擁地爭獻殷勤。
渾身土氣的艾菲處處與洋氣十足的麗娜比較,比來比去,比得自己一無是處,比得自己隻剩下了遺憾自卑。艾菲就這樣被籠罩在自卑的陰影裏難以自拔,整天隻會重複著對他人的羨慕。
然而,有一次,當麗娜不厭其煩地描述著她八歲那年如何勇敢地從城西換一趟車走到城東時,艾菲突然想到,自己八歲那年獨自翻越幾座大山,把自己養的一頭老黃牛從深山裏找回來的往事。
從此艾菲不再羨慕麗娜,遺憾、自卑的心理陰影蕩然無存,於是,艾菲又恢複了往日在大山中的自信。我們所有的人如果和他人相比較,總會有很多方麵不如別人,和別人存在著差距,就像艾菲和麗娜一樣。兩個人生長在兩種截然不同、差異很大的環境中。麗娜具有的東西,艾菲未必會有。但反過來想,艾菲擁有的東西,麗娜也未必有。所以我們並不必為自己的缺陷而遺憾、自卑。正確的心態就是既了解自己的短處,更要了解自己的長處。不要讓自己的缺陷為自己製造自卑,要盡量多想想自己的優點,使自己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