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第一次見麵,如何在一開始談話的幾分鍾之內了解這個人?如何與對方拉近距離?如何找到對方喜愛的話題?如何讓對方願意開口?這都依靠細心入微察言觀色能力。一個舉人經過千辛萬苦,才得到一個陝西某縣的縣令職位。他第一次去拜見上司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沉默片刻後,他忽然問道:“大人尊姓?”這位上司大吃一驚,勉強說了姓某。這個人又低頭想了片刻,突然冒出:“大人的姓,百家姓中好像沒有啊!”上司更加詫異,說:“我是旗人,貴縣不知道嗎?”這個縣令又起身說:“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說:“正紅旗。”縣令說:“最好的是正黃旗,大人怎麼不在正黃旗呢?”上司怒火中燒,問:“貴縣是哪一省的人?”縣令說:“廣東。”上司說:“廣西最好,你為什麼不在廣西?”縣令吃了一驚,這才發現上司滿臉怒氣,趕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命令他回廣東任職,撤掉了他的縣令一職。究其原因,便是這位縣令不會察言觀色。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觀天色,可推知陰晴雨雪,攜帶雨具,以不受日曬雨淋。看臉色,便可知其情緒。麵部表情的色彩屏幕上顯示的圖像不同,人的情緒也不同。學會察顏觀色,實在是不可忽視的為人處世之道。知情緒便能善相處;善相處,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能達到一致。心不通,則處處碰壁。
察言觀色是與陌生人接觸中的基本技術,生活在社會中,朝朝暮暮,時時刻刻差不多都在讀臉色,而且,有時候臉色往往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船舵,這樣一來弄不好還會帶來翻船的危險。因此,我們要讀懂“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這句話,這不是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敢於正視現實的表現,是一種冷靜理智的表現。當你懂得欣賞這句話的時候,就證明你已經比較成熟了。
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測他人內心,考察對方的舉止神態,有時能捕捉到比語言表露得更為真實的微妙思想。因為許多舉止神態的變化都是下意識的。在某個瞬間,它們可能完全不受主觀意識的控製。
心理學研究證明,外界事物對大腦的刺激,往往會使人體內部某些相應組織的機能在一個短時間內出現異常現象。也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在更多的情況下是通過人的肌體來表現的。
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需要交際者學會適應不同的情況,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采取不同的方式,說不同的話,許多人之所以交際不成功,就是因為他們無論看到什麼樣的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結果常常鬧出一些矛盾和是非。所以說,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本事之一就是察言觀色。察言,便是“聞一知十”,觀色,便是“見麵明意”。倘若你不懂得別人想什麼,就不能把話說到別人的心裏去,就無法把事情做到讓別人滿意的程度,做人自然也就失敗了。因此,要想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要在洞察人心上下工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
總之,人的各種感情總會在外部有所流露,即使想隱瞞也不會完全隱瞞得住,因此還是可以通過外部表情來了解一個人的思想的,除了少數心計很深的陰謀家和喜怒不形於色的人之外,對多數人都可以采用這種辦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妨學習一點察言觀色的技巧,這對我們的生活來說,是相當有意義的。
俗話說:“言未出而意已生。”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現象發生,但這時候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已然是泄露了。下麵就是幾點察言觀色,識人心的具體辦法:
1.在正式場合說話時,先清喉嚨的人,多數是由於緊張或不安。
2.說話時不斷清喉嚨的人,可能還伴有焦慮。
3.故意清喉嚨,有時是為了表達一種不滿的情緒,意思是要表達我要不客氣了,即對別人的警告。
4.說話支支吾吾,這是心虛的表現,說明此人內心不誠實。
5.說話聲音陰陽怪調,表明此人內心卑鄙,心懷叵測。
6.內心平靜的人,聲音也會心平氣和。
7.喋喋不休是人浮躁的一種表現。
8.善良溫和的人,話語總是不多。
9.說話模棱兩可,證明此人心中有疑慮不定的思想。
10.內心柔和平靜的人,說話極富親和力。
人生就如同一場遊戲,觀察在這個遊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隻有學觀察,會觀察,用觀察,才能真正掌握觀察,這種觀察雖然不能掌握人生的命運,但也能讓你人生的路上步步精彩,學會察言觀色,你的人生也許就可以因此而改變。
一語搞定陌生人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