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找到共同點,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1 / 2)

人與人之間交往,是從交談開始的,交談是交朋友、拉近距離、在思想上溝通的有效手段。許多事就是在不經意的交談中找到雙方的共同點,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產生一種共鳴,達成一種共識,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同。交談是交流、引發共鳴、交上朋友的最好方法。

所以說,說好開場白,僅僅是良好的開端。要談得有味,談得投機,談得其樂融融,雙方就必須確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有人認為,素昧平生,初次見麵,何來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這就要在講話時仔細觀察對方,從他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到他的水平和心情處境入手,初次見麵要做到一點,就要洞幽燭微,由細微處見品性。

一位小學教師和一名泥瓦匠,兩者似乎沒有相同之處。但是,如果這個泥瓦匠是一位小學生的家長,那麼,兩者可以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見,交流看法;如果這個小學教師正要蓋房或修房,那麼,兩者可以就如何購買建築材料、選擇修造方案溝通信息、切磋探討。隻要雙方留意試探,就不難發現彼此有對某一問題的相同觀點、某一方麵共同的興趣愛好、某一類大家共同關心的事情。一次劉小姐在拜訪陌生人時,見其牆上掛有“製怒”二字,便知對方有克服易怒缺點的要求。便問道:“您平時很愛發脾氣嗎?”對方答:“我很容易衝動,但明知自己有這個毛病,卻有時控製不了,為了提醒自己,就寫下來掛到牆上,時刻告誡自己。”劉小姐由此話題談開,先是表示非常理解,繼而談出自己的看法,對方也就同一問題談出感想,兩個人談的非常投緣,這樣就縮短了與陌生人的距離,兩人頗有“相見恨晚”之感。有些人在初識者麵前感到拘謹難堪,隻有沒有發掘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而已。

一般情況下,和別人初次見麵,彼此都會感到緊張與尷尬。但隻要雙方能找到共同點,有共同的話題,就能很容易地拉近彼此的距離。比如說,雙方都是背井離鄉,外出求職的,又是同一所學校畢業,還認識共同的人等,在交談過程中他們就會倍感親切。再比如剛開始見麵時,一方問對方:“請問你是哪裏人?”或者是“你是哪所學校畢業的?”如果對方回答:“我是黑龍江人。”他就會接著說:“黑龍江啊!我去過。我記得當地最具特色的產品有……”這樣用不了幾分鍾,兩人便可以聊得非常熱乎,仿佛是多年不見的朋友一樣。

麵對陌生人,你要想法使對方和你的感情產生“共鳴”,而一旦產生了感情的“共鳴”,談話的雙方便由陌生人成為好朋友。

兩個武警戰士從浙江某縣城上車,坐在一條長椅上。

“你好,請問你在什麼地方下車?”其中一人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