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轉眼間千年已逝。
這時正值宋仁宗寶元元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夏國。李元昊建立夏
國屯兵邊界時有攻打宋朝的野心。在李元昊建立夏國後朝野震驚,但是宋重文輕武積弱多年,欲出兵討伐李元昊也找不到個帶兵打仗的人。於是,朝廷頒布招賢令廣招天下英才共抗夏兵。
七霞村跟江南散布在海邊的許多小漁村一樣,村裏住的都是些晴天打魚,雨天補網的漁夫。可是,七霞村跟其他小漁村不一樣的是七霞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七霞村“。這七霞村在外麵沒有什麼名氣,但是在這方圓百裏的漁村中可是非常有名氣的。因為每到十五月圓之夜,月掛正空的時候。七霞村邊上的海水中就會呈現出七彩之色,跟天上的彩虹一般。而且,每次彩霞出現過後。翌日,漁村邊上的海水之中就有許多魚出沒。連許多遠海中才會出現的魚這時在海邊都能捕捉到。七霞村裏都是些老實的漁夫自然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大家也都當這是龍王爹爹照顧他們所以七霞村裏的龍王廟在這百裏漁村中也是非常出名的。每逢十五這天不少其他的漁村中的人都會趕到七霞村來燒香拜龍王,許多外地人也特意趕來看看這月圓的奇景。
這一天正值朝廷頒布招賢令又恰巧是十五之日來龍王廟麵正是人山人海,由於來上香的人太多,許多後來的人連廟門也進不去,廟中也出來了幾個知客來維持次序。但是,來的人太多任他們幾個人喊破了嗓子也還是沒人聽他們說。人群中有些等得不耐煩的也開始罵爹罵娘的了。漁村中的人本來也就沒讀過什麼書,都是些直性子他們見有人開始帶頭起哄就都跟著鬧了起來。知客們看事情變得越來越亂急忙有人跑到廟裏去找廟祝去了。
不一會,知客帶著一個麵目慈祥的老人出來。這老人道號忘塵,在這方圓百裏的漁村中可是非常有名的人了。忘塵來這漁村有多久了沒人記的了,隻是許多人知道他們一出生的時候忘塵就在這漁村之中了。因為,他們許多人的名字都是忘塵取的。
廟前吵鬧的人們一見忘塵出來了,都停止了吵鬧。有人帶頭向忘塵行了個禮問道:“忘塵道長,我們早上四更就從家裏出門趕了百裏地來到這本想上燭香的可是你看我們來了這麼久這知客連廟門都不讓我們進,這到底算什麼事嘛。”
忘塵笑了笑道:“各位鄉親你們不要著急,今天來廟中的人太多了。現在廟中的實在是接納不下這麼多人。請大家到廟前的茶棚裏喝杯茶,少許,廟中人少了我自會叫弟子帶你們進廟中上香。”
眾人見忘塵這麼說也都不在喧鬧,慢慢的都走到茶棚中去了。忘塵見眾人散去對身後的兩個小和尚說:“法惠,法根。你們在廟前守著,待會廟中上香的施主少了就去接茶棚中的施主進廟中上香。”
法惠,法根道:“弟子明白。”
忘塵看了看,轉身進到廟中去了。
眾人見一時進不了廟就都到廟的小茶棚中去了。因為這龍王廟的香火旺盛,所以七霞村中許多年老點不能出海的人白日無事就到廟前開了個小茶棚,一為香客歇腳之用。二來也多賺幾個家用。所以這龍王廟前的茶棚到是不少。
在一個小茶棚中三個二十許的年青人坐在一起。其中一穿青袍的青年說道:“當今聖上廣招天下豪傑,意在攻打西夏。我等今日本道來上香請願然後就進京參軍想不到卻在這被耽擱了。”另一穿白袍的道:“李兄不要著急。我聽說這漁村十五月圓之夜,海中會出現彩虹拱月之景。我們這一去參軍能不能活著回來也不知道,在去之前不如就在這漁村中住上整夜看看這奇景也算不枉此行啊。”
那青袍青年笑道:“王兄說得是。”這三人都是鄉中幾個富農的之子。他們一個叫李興,一個叫王方,還有個一直沒說話的叫董蒙。那李興跟王方都是不喜詩書隻喜槍棒之人,而董蒙卻是個飽讀詩書之人,奈何三年來兩次鄉試都不中隻得了個落地秀才漸漸對考取功名也就沒那麼熱衷了。他成天跟李興,王方混在一起,三人的脾氣也很相對,久之也就都成了好朋友,而董蒙也跟著他二人習了些槍棒。這次朝廷廣招天下豪傑。他三人商量之下,決定一起去投軍好博取個功名。
三人在茶棚中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這時要到正午了,三人等得不耐見廟前還有那麼多人就叫茶棚的主人結了帳,然後去村中找個酒樓吃飯去了。
三人剛走不久,就有個七,八歲大的小男孩提著個房籠跑到茶棚中叫道:“爹爹吃飯了,爹爹我給你送飯來了。”
那開茶棚的老漢見到這個小孩,笑著把他手裏的飯籠接過放在桌上,接著抱起他道:“我的小風兒這麼乖來給爹爹送飯了啊。”
那孩子也咯咯笑道:“風兒當然乖拉,爹爹你辛苦了一上午了,快點坐著吃飯吧。”那老漢放下孩子打開飯籠笑道:“來我看看我的小風兒給爹爹帶什麼好吃的來了。”那孩子也偎在老漢身旁道:“風兒給爹爹帶了許多好吃的呢!爹爹你快吃吧風兒給你摧摧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