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道歸於樸 前賢法印(1 / 3)

這五個字雖非杜念莎親手所書,隻是攫取一點氣息自然成形。但是和石壁中先前留下的名字一樣,字跡之風采,與本人極貼合,猶如水中照影。即便真個本人親自執筆,恐怕也未必有這等神韻。

此時杜念莎幾如風中柳絮,搖搖晃晃,幾乎一陣風就能刮跑二三裏遠。

盡力穩住幾息,杜念莎言道:“所謂懸道上四十九人之,乃是前輩先賢,一萬五千年來的順口了。算上百餘年來我們這一代的人物,其實上麵至少該是五十一人才是。希望師兄在其中多多努力,最好,超過那人。”

歸無咎微笑道:“不過是盡力而為罷了。師妹且放心,不會讓師妹等待太久。”

此時杜念莎再也無力支撐,氣息一鬆,登時雙足離地,身軀浮空。然後猶如迎風蒲草愈升愈高,轉眼間就沒入雲層之中。

原來九周半山之中,止步於前七層者,俱是如杜煊禮、莊得功般橫拋入海。而第八層、第九層者,卻是如杜念莎這樣漂浮空中,挪移別處。

歸無咎定了定心神。

杜念莎所言“最好超過那人”,自然指的是軒轅懷。

不過歸無咎心底很清楚,此事能成否,在人而不在我。

經由和“元元”一戰臨陣突破,歸無咎在道法層次上追趕上來。同時就創造力而言,“人立地根”的道途和金丹圓滿境界的經驗更是兩大優勢。這九周半山之上,是自己的巔峰時刻。

但是這兩大優勢,和旁人相比固然極為重要,若比試的對象是軒轅懷,那就未必靠得住了。

決定雙方高下的關鍵,在於軒轅懷前世宿慧點醒到哪一步。一種可能是,軒轅懷的八道宿慧止步於“練氣駐形”階段,服務於打好基礎;之後“問道長生”路中的重重妙道先暫時封印,由這一世的軒轅懷身體力行,逐步親自證得。

若是軒轅懷走的這一條路,歸無咎在這場比拚中才有勝望。

但如果軒轅懷走的是更霸道的路子,前世直至尊境界的全部道法經驗完全放開,任由攫取;那麼歸無咎的兩大優勢簡直微不足道。

按理,第一種辦法立意根深,根基更厚,遠勝過簡單粗暴的第二條路,應當是可能性更高;但是辰陽劍山行事,誰又得準呢?

轉身麵對山崖,眼前一層薄薄的紅色霧氣所阻礙,隻依稀可見,霧氣之後的山道,坡度甚為陡峭。

歸無咎略一調息,一步邁入其中。

在行走於九重匝道中時,歸無咎就想過,三十六萬年來,數十位尊大能年輕時層走過的路,會是一條什麼樣的路。

不過邁過那厚不盈尺的霧氣,親眼所見後,歸無咎有些驚訝。

沒有想象中的千容萬變、怪力亂神,看上去似乎隻是一條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山道。甚至和前九重壁畫匝道相比,眼前這條真正的“山道”似乎還要更平凡一些。

所謂“懸大道”,中間為一條寬約三尺的青石階梯所分隔。以目力視之,此處距離山巔約莫百丈。階梯之數,大約在千級上下。

階梯左右兩側,各有寬約二丈有餘的平滑坡道。其中左側遍布圖紋,右側空空蕩蕩。大約隻相當於將前九層匝道中的“兩行書”上下之分,變成左右而已。

山道之中,也絕無前九匝那宛如實質的壓迫力。

暗藏的考驗,變成一種近乎“心血來潮”的靈感。若是你解不開圖中謎題,心中自然會生出一種吉凶之兆,好似冥冥中有誰在你的耳邊諄諄勸誘: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