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儀式先後 人去法存(1 / 2)

軒轅懷既去,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投在歸無咎身上。

歸無咎卻默然無語。

此戰之原委,唯有他與軒轅懷二人通曉全部奧秘。

但凡一家大宗傳承,後來者極難超越創立之初祖,除非兼修百家,不以一家之門戶為限。

真流大道,後來者隻得取法八分之一,這固然是最大的限製;但就算以非凡手段打破這一重限製,也難以做到青勝於藍。

譬如第三、第五道尊就算將八道空蘊念劍盡數掌握,也難以超越商乙;軒轅懷就算以正身分身配合之法全取八道,單就空蘊念劍上的造詣,亦難超越辰陽創派之祖。

這並非是因為後來者資質不足,又或者前人有法訣藏私。而是因為創立上乘道法,本就肩負著極大的因果業力。其磅礴之勢,因緣際會,為後來者所無。

這也是軒轅懷新得機緣之秘——

歸無咎立法八劍之後,本以為已然勝過了軒轅懷一籌;但琉璃天上一望之下,卻發現二人依舊是處於同一層次。

其奧妙在於,軒轅懷對辰陽八劍,完成了破碎之後重新建立的過程。他所持之八劍,可以說是辰陽創派之祖所立的八劍,但也可說是全新的八劍。

內容相同,品類各異。

經由此法,獲得了與辰陽八劍創立之人相等的位格,相當於辰陽第二位創派祖師。

隻是單單是道術上完成還不是終了;欲令其彰顯於世,綜合名實,必須有一個實在的過程。

軒轅懷選定的儀式,就是裁定八劍,以中和之道勝過其餘八宗的最強嫡傳。這,其實便是軒轅懷的劍道出世的儀式。

軒轅懷以為,成就此法之後,他便打破了一切限製,獨斷古今。

歸無咎再強,也並非其敵手了。

但是,其實歸無咎也需要一個“儀式”。

作為新的空蘊念劍的創始者,同樣需要一個綜核名實的過程,以定位稱尊。

之所以選擇靜觀其變,也是完全正確的抉擇。

這就像兩戶人家舉辦宴席,比拚場麵之宏闊。你開三十席,我便開五十席;你開五十席,我便開一百席。總是後發者掌握優勢。

軒轅懷以裁定八劍,勝過八宗嫡傳為“儀式”,歸無咎就以其法訣將成未成的一瞬,破其八劍為“儀式”,自能勝其一頭。

但沒有想到,竟然被九宗前賢的“伏兵”攔了一道。

似乎是有人道行精微達到超越一切先賢的層次,便能觸發那道玄關。且兩者之間沒有絲毫間隙,“儀式”一成,立刻就會被吸納進入那門戶之內;此時歸無咎的“儀式”,卻因沒了對手而落空。

若要加以阻止,因為軒轅懷分身和魏清綺容納上限的差別,竟不能成功。

倘若行圍魏救趙之計,強行攻擊軒轅懷本體,令二人皆無法完成“儀式”,看似是一個可行的抉擇。但歸無咎卻知此法並不成立,因為軒轅懷可以將正在和魏清綺作戰的分身化為正身,正身轉化為分身,總之是拿定了主意強攻魏清綺這一頭。

總而言之,其完成“儀式”,已可說是事在必成。

季蒼生道:“若我所料不差,當是後來者中對於道術領悟之深達到了超越九宗創派祖師的境地,方能觸發那莫名的門戶機關。”

諸位真君、弟子、賓客聽聞,心中都湧起莫名的敬畏之意。

同時,望向歸無咎的目光中,亦有著更多的惋惜。

通過軒轅懷臨行前的對話,可知軒轅懷、歸無咎二人分明處於同一境界。隻是因為機緣巧合,軒轅懷率先完成了觸摸玄關的“儀式”,才將前賢機緣攫取。

雖然這是意料之外的變化,但為九宗先輩大能召喚,明顯屬於不可抗的力量。所以這場比鬥自然屬於中斷,而非終止。等等軒轅懷回返之後再行比過,才是正理,料想越衡一方和歸無咎本人也難以提出異議。

“唯有超越九宗創派祖師才能獲得的機緣”,隻想一想,便教人覺得胸中沉重。

如今的歸無咎和軒轅懷固然是伯仲之間;但若是軒轅懷成功攫得機緣回返,那麼二人之間,自然分出高下!

寧中流真君目光投了過來,一字一句緩聲道:“九宗前賢所留機緣,亦未必與鬥戰相關。你在此調養精神,以逸待勞,勝負猶未可知。”

薛見遲亦道:“正是此理。”

但辰陽一方諸位真君卻不以為意,以為這番話不過半是安慰,半是寄托罷了。

歸無咎遙遙一望,沉聲道:“前賢遺澤,豈是為一人所設?”

蒲方輿、杜明倫等聞言一愣,旋即心中不以為然。

的確,若是現在歸無咎立刻也完成了“儀式”,未必不能再度喚醒那門戶接引之力,追了過去。隻是他們都是聰明人,已大致猜出了歸無咎引而不發、意在後發製人的謀劃。

可是現在軒轅懷既已不在,你的計劃又如何實施?

退而求其次,改變“儀式”的內容,模擬軒轅懷的“劍格勝人”之法,再來一回,或是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