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略知前事 際遇不同(1 / 2)

氣機凝若實質。

這份一觸即發的淩厲,洶湧澎湃的精神力,幾乎讓歸無咎回到了曆次清濁玄象之爭,和紫薇大世界諸位頂尖嫡傳交手之時。

其實季劄三人為何心緒波動如此之大,歸無咎是能夠理解的。

其中關鍵,在於“自知”二字。

先前三人未有原來識憶, 其雖在元初玄境中功行遠遠超出同儕,但也未必敢說自己到了山窮水盡的無上之境。忽然冒出來一個遠在己方三人之上的歸無咎,雖然離奇古怪,但也不至於完全不能接受。

但真正識憶覺醒之後,己身履曆煥然明白,三人獲悉了自己在各自道術世界中的準確定位——堪稱曠古淩今,紀元一出——再去看歸無咎這有明顯在其等之上的存在, 心中自然激發起無限波瀾。

對其道心固念, 自是絕大的衝擊。

歸無咎麵上倒是平淡, 怡然道:“三位所處方域大致情形如何,在下好奇的很,能否有勞述說一二?”

季劄和扶蒼對視一眼,然後輕輕點頭道:“就由季某為歸道友略作說明。”

旋即便簡明扼要的敘說了一遍。

三人來自“真魔二十四界”。

依照季劄比擬形容的蛛絲馬跡,歸無咎大致估量出,真魔二十四界中每一界域的大小,大致相當於紫薇大世界的六分之一。其實獨立而論,也是規模極為宏大的大界了。

這二十四界之間的距離其實相去甚遠,隻是因為魔尊大法力施展,得以通連,仿佛比鄰。

但二十四界也並非是兩兩之間盡得暢通無阻。其真實情形是分為四部,每部六界。同屬一部的六界無論何時何地,皆得自由來去。而四大版塊之間,卻唯有特定的時辰,又或者滿足較為苛刻的條件, 方才得以通連。

季劄出身之湛崆界, 與扶蒼出身之循盧界, 便隸屬於一部。而品約所屬之婆娑界, 卻隸屬於另外一部。這也是季劄、扶蒼之間交手極多,而與品約卻隻是隻聞其名、尚未謀麵的原因。

二十四界中的任意一界,都有一位大魔尊法身親臨,駐紮於一奇幻之地。

不必多言,這二十四界,算得上是魔道極昌的根本領域。

但真魔界中卻也並非僅有魔道一枝獨存。其餘妖族、道門乃至種種偏僻路數,俱都完備,隻是規模略小而已。大致估量,魔道一門占去其中半壁江山,而其餘各家傳承綜合,占據另外一半。

季劄講述完畢,扶蒼忽道:“歸道友……你是哪一位魔尊魔靈轉世?”

歸無咎眉目一挑,淡淡道:“在下未知扶蒼道友所言何意。”

品約搖頭道:“扶兄這一問並不高明。魔尊‘轉世靈童’之法,是真魔二十四界所獨有。其餘諸天法界、魔道傳承,唯有真法點化傳承而已,此事是諸界聖門通識。這位歸道友……雖然是得了魔道甚深傳承,但是顯然並非靈童轉世。”

季劄幽幽一歎,道:“這是因為歸道友功行之深實在匪夷所思的緣故。”

品約嘿了一聲,道:“就算歸道友是靈童轉世,難道就不匪夷所思了麼?”

季劄、扶蒼都是無語。

歸無咎念頭一動,道:“三位……都是魔尊轉世之身?”

季劄打量了歸無咎兩眼,忽然一笑,道:“看來歸道友果然並不知曉。”

經由季劄介紹,所謂的魔尊“轉世靈童”,並非是真的神魂轉世,而是某一位魔尊將其自凡成道的整個履曆中,經驗、悟性、神通之總和,彙成一點光明,算定一位最契己道的嬰兒,令其承受。

二十四真魔界,以一萬載為終始,皆有一位魔尊行此手段,點化出一世的“轉世靈童”。

其餘諸天大界,道傳大致和紫薇大世界相同。無論大小宗門,皆有尋找上乘道種、收錄弟子、相互競爭、最終真傳成長的過程。而在二十四真魔界則不然,每一萬年中最出色的人物必定是當世之“轉世靈童”,其餘收錄弟子,就算資質再如何出色,也必與轉世靈童拉開相當大的差距。

轉世靈童修成近道境及道境之後,有極大的概率突破“魔解”、“魔化”的許多惡劫,穩定自持極久的時間。縱然不能踏出真正成就魔尊的最後一步,亦能曆劫長存,與道門修士無異,反而壽元更加悠長,號稱“天魔士”。

一番交接,歸無咎腦海中一個模模糊糊的念頭,忽然明晰。

他忽然意識到,季劄三人見到自己的驚訝,僅僅是驚訝於自己修為之高;而沒有一絲對自己出現於“元初玄境”此事的意外和驚奇。

歸無咎緩聲道:“三位恢複識憶之後,似乎……對見到歸某這不速之客,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