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觀形辨人 敵友將易(1 / 2)

天穹中一道遁光流轉,旋即凝實為一道人影,正是季劄複返。

扶蒼、品約等都是微顯驚訝,因為季劄去時有言在先,言道他這一行要文火慢燉,至少要細細觀辨二三日功夫。不想來去如此之快。

聽聞季劄仔細講明此行之遭遇, 二人更是詫異。

歸無咎眉目一凝。

品約一眼望來,緩聲道:“歸道友。你所說紫星之上,和你並駕齊驅之人,就是這軒轅懷了?”

歸無咎緩緩點頭。

扶蒼詫異道:“那昨日某所遇之未衷,又是何人?”

季劄目光與扶蒼一接,旋即伸出手指一點。

清氣如絮, 盤旋成形, 最終凝練成一個人物的畫影圖形來。

歸無咎神色一動。

此人物形象尚未凝實的一瞬,歸無咎心中就十分篤定——的確是軒轅懷的氣機無疑。但是一刹那之後, 人物照影徹底成形,卻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女相麵孔,眉目形容,並非軒轅懷故身,反而和歸無咎依稀有三分相似。

這倒不是關鍵,因為軒轅懷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物麵容虛像實相兩分。經曆道途中的重大轉折之後,其實相形象由鄉土少年形象,變成眼前之狀態,並非沒有可能。

尤其彙通歸無咎的形象,更是有章可循。

歸無咎暗暗思量。

莫非是心情先生和魔道中某一位大魔尊做了什麼交易,經由元初玄境的某一道機緣,給與軒轅懷破繭重生的機會?隻是思來想去,總覺得十分離奇。九宗和魔道, 理應素無交集才對。

扶蒼緊隨其後,亦是伸手一點。

氣機演變, 同樣織成一個人物形象。和剛剛演化出的“軒轅懷”並肩而立。

歸無咎眉峰一動。

此人予他的熟悉感更甚,不止是麵容,就連氣機也是和歸無咎十分相近,幾乎令歸無咎疑心是自己不知何時斬下的一道分身。

季劄、扶蒼、品約三人,都是麵色嚴重。

分明隻有新近出現的這“軒轅懷”才是歸無咎熟識之人;而昨日出現的未衷,既非真魔域嫡傳,又非紫星俊彥,卻不知是何方神聖?四人看似尋到合適人選就能輕而易舉完成的傳道之業,竟是愈發撲朔迷離了。

歸無咎琢磨良久,隻覺這兩道人物形象有些微妙。當即心神沉浸,以空蘊念劍神意反複推演。

十餘息之後,心中迷霧散去,眼前二道人物緩緩相合,歸無咎心中驀然一定。

隻聽歸無咎悠悠道:“此一人也。昨日之未衷,乃是軒轅懷之易容改名。三位不妨仔細觀辨麵前人物形象。”

心中卻暗暗感歎,如此之短的時間內,軒轅懷似乎舊創盡複,且功行更勝往昔。

如此鬼斧神工,固然非紫薇大世界中人的手段;且看當日心情先生的態度,似乎也未必能夠做到。

季劄三人都是一驚。

目光左右浮動,觀辨二道“擬神之像”良久,三人俱是一聲歎息。

原來,這兩道人物形象除卻衣著服飾不同,發型稍稍做了調整外,其實五官麵孔,竟是絲毫不差,幾乎可以重疊貼合在一起。可是由於二人氣質的絕對差異,季劄三人偏偏是“見麵不識”,意識中根深蒂固的將其當做兩個人。

直到歸無咎點破迷津,三人心中藏了繩準尺距之念分割比對,才勘破了這一層奧秘。

不換麵容,但易氣機,就敢更名行事,且自信旁人一定識別不出,這是何等的自信。

歸無咎亦在思索,若是和軒轅懷正麵交鋒,需要做何等布置。

此時,扶蒼忽道:“緣法合契,無有不諧,此子的確是上善之選。”

季劄、品約二人一愕。

扶蒼這句話文不對題,和四人方才之議論可謂毫不相幹。

歸無咎定睛一望,頷首道:“未想到扶蒼道友還有如此手段。想必這是你未成形的靈眸神通的一道分枝了。”

扶蒼雙眸光華明暗之間極快速的三變,隱約有一道神念似乎從其眸中綻放,與其正身一合。轉而笑言道:“歸道友好眼力。”

又對季劄、品約解釋道:“某之所言和這位軒轅懷無涉,所指者楚秀實也。”

“雖然當日出了一些波折,但其實此子根基極厚,於我甚是相契。”

穀雒

季劄、品約怔然之下,旋即明悟。

原來,扶蒼與楚秀實交涉雖短,但激起二人之間的維係波瀾之後,其所持一道靈眸神通卻能將那一瞬紀錄下來,旋即以“內神”封藏,默默推演一十二個時辰,能知二人間一切因緣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