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心意紛呈 一念至深(1 / 2)

未衷稍示惶恐推拒之後,自然是“王命難為”,隻得勉強相允。

因未衷這處居所雖然條件優渥,但是庭院中開辟了一座魚池,其實並不寬敞。

於是齊玉清引未衷來到宮殿主建築群之後的禦花園中。

盤旋曲折,百鳥棲息、萬花盛放之間,環繞一片進深三十餘丈的空地,皆以青石鋪就。雙人起舞,卻是足夠了。

未衷先假意熟讀曲譜,記牢前後步法;齊玉清似乎有些不耐,忍不住時時出言指點。

又過了約莫小半個時辰,準備已訖。齊玉清、未衷二人一陰一陽,各自一足探出,一足互倚。同時齊玉清之左臂橫指向東,未衷之右臂遙指向天,呈飛鳥投林之象。

而齊玉清之右臂和未衷之左臂卻是輕輕挽住。

一步探出,由靜而動。

禦花園以西六百餘丈,一人擊節讚道:“成矣。莫非果真是天數如此?”

那禦花園看似隱秘,其實自宮中三大殿之一的通明殿東北角落的望樓上,可以輕易俯瞰全貌。隻是此處本為禁地,等閑也無人能夠上來。

但此時此刻,此間卻有三人並肩而立。

朱方國主齊梁,齊玉清座師之一柳方遒。另外一人羽衣綸巾,手持一柄細碎的鵝毛扇,麵容清淨,隻是一縷八字胡須十分惹眼。這一位名為趙禹,身份與柳方遒相同,同樣是朱方國八大供奉兼齊玉清之座師,隻是道傳門戶有別而已。

方才說話的就是此人。

柳方遒又望了三四個節拍,才舒了一口氣,道:“的確是成了。”

原來,先前齊玉清尋人相試,可不僅僅是舞曲不諧,而是連起手第一式都不能輕易做成。這舞曲明明看上去甚是簡易,但哪怕同尋一位修道人上來配合,起手三步之內必然出韻,簡直是匪夷所思。

而此時此刻,齊玉清與未衷隻做第一個動作,三人便心中有數,且深信不疑——一定是成了。

舞曲之中,未衷步履輕盈如燕,心中升起明悟。

這《四引導法》中的合練之法,雖是說尋一位資質正常之人相伴便可,但其實是有一個隱藏前提的——那就是此人同樣是修習《十二上玄經》的弟子。

此時此刻的未衷,雖未動用任何法力,但其實已明確的感應到,這舞曲之中的許多關鍵轉折,非深明《十二上玄經》不能恰到好處。

究其原理,是二人伴舞之後,齊玉清的“混沌如醉”之相便會無形之間感染同伴。要加以糾正,實非常人可以做到,唯有明悟經典,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能憑借《十二上玄經》撥亂反正。

此時二人之舞姿異常迅飄忽,來去如風。

以身姿而論,是齊玉清較為矯健挺拔。二人雖身量大致相若,但舞成殘影分明是齊玉清超出一截,倒是顯得未衷輕盈苗條。

但是以曲中韻律論,卻是未衷在中而齊玉清在外。齊玉清之一起一落,舒展收斂,皆是以未衷為引。

大致觀之,未衷雖不能在雄健剛勁上壓倒齊玉清,卻也是柔中有剛,是舞曲之軸心;齊玉清雖大開大闔,如同一枝一葉搖曳在外,卻是受未衷指引掌握。

內外之間,頗有舉重若輕、絲線牽牛的味道。

齊玉清麵色晶瑩如玉,眸中散發出前所未見的沉斂深華,分明是內外俱寂,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與祥和的妙境。

這果然是水到渠成的最後一步。事實上,此時此刻,齊玉清氣機雖斂,但一切綺變幻境都渙然冰釋,達到了和常人一般無二的境界。

但是齊玉清心中之欣喜,心意之浮動,卻不在於道途補缺。

前兩日一見之下,齊玉清便覺得未衷之相貌容顏極合她心意,一眼望去,心中異常和順。

但未衷到底是一個纖弱書生。齊玉清雖然對其有些好感,其實等同於見到一件喜愛的物品,雖有賞玩之致,卻未必真的如何重視。

而此時舞曲之中,未衷動作幹淨利落,輕盈之中極見骨力,牢牢占據內圈,掌握引導著自己起舞的節奏,不由令齊玉清大為心折。

同為喜愛,但是未衷的形象,由白麵小生轉為剛柔並濟的駕馭者,在齊玉清心中分量,自然大不相同。

再加上《十二上玄經》中這一道《共舞》之法,本有對舞曲二人心意和諧、神意通融,有著莫大的好處。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這舞曲已到了最後一拍。

這一拍的動作明顯較之前九拍激烈,乃是二人雙手緊握,盤旋成舞。

雖然一直以來都是未衷牢牢主導節奏,但是這最後一拍對於起舞的二人力量要求甚高。齊玉清唯恐未衷不能應對,她自然要多擔待一些。當即多加了三分力,牢牢握住未衷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