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軀立刻補足完整,氣息也陡然拔高了一層。
然後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此人竟做了一個托腮的動作,對著歸無咎點了點頭,然後身軀無端散去。
迄今為止,除了“黃希音”以外的其餘八人,在最後關頭都有一個宛若神魂附體、從呆滯塑像轉化為“活人”的細微變化。但是說到底,這所謂的變化也不過是氣質改變;或者若有若無的對視而已。
並無一人動作尺度如此之大,好似在明明白白告訴你——站在你麵前的,的確是一個活人。
未衷閉目思索良久,忽然雙目一亮,快意的道:“我明白了。”
清楚可見,未衷身上似乎有一陣又一陣細密的神采流動,如火山噴湧。然後一身零零碎碎的氣機彙聚丹田,儼然有融合歸整的趨勢。歸無咎所著第七卷《明輪經》也在她身上豁然貫通。
其實歸無咎也看明白了。
先前未衷所見《明輪》八法,八人附帶的手段種類各異,有反擊,有防禦,有空間類,有氣機采納一類,有強化神意一類,不一而足,莫能分其主從之序。
而最後這人所展示的法門呈現之後,其中脈絡登時為之一清。
這分明是一個二主七從的格局。
最後出現的這人和先前“黃希音”所持之法,一人主身軀之真定不壞,曆劫新生;令一人主神魂之精密壯大,細致入微。二人一內一外,是未衷所得法門之主幹部分。
而其餘七道法訣,卻是從七個方向補足遺漏,豐滿血肉,令這法訣生動如一。
略微等候一陣,未衷身上神氣收斂,別具一種肅穆混凝,真我合一的妙韻。
未衷低聲道:“成了。”
歸無咎緩緩點頭,笑道:“未知此法何用?”
未衷一思索,道:“小妹所得之法,單論防禦力之強,較之兄長的正法似有所不如。但其附屬的法門,卻是完整精密,不偏於一隅。”
“此法在近道、道境之後的妙用,一時尚不能盡觀。但是在元嬰境中,神氣血肉經由此法滋養,足可令人壽元提高一倍有餘。”
歸無咎神色一動,低聲道:“隻是如此麼?”
未衷微笑道:“四哥你有所不知。小妹所習十二上玄經功法本來就有些特異,此中之道,號稱舍緣觀三奇之一——在元嬰境中,壽元便可達到五千年上下。如今增長一倍,已有萬壽。”
“不用寄魂奪魄等奇門秘法,單單以自身功行,在元嬰境中能有萬年之壽,應是古今所未有之事。”
歸無咎不願掃了她的興致,隻微微一點頭。
曆經八十餘載周折,其實在歸無咎心中,對於這“九轉功成”的收獲,並不算太滿意。
對於資質道途止步元嬰境的修士而言,延壽萬載,自然是大可慶賀之事。
未衷則不然。
她的資質,或許較如今紫薇大世界中第一流的人物稍遜,但憑借著對於魔道秘法的深深契合,越過近道境當是易如反掌。甚至於舍長取短,棄魔而修道,以如今歸無咎的眼力和手段,亦有把握在自己成就道境之後,將未衷一路扶持到近道境。
故今回之收獲,前後一番境遇,說是“功德圓滿”,似有些名不副實。
歸無咎又仔細望了一眼。
未衷氣機幽凝,的確是九轉大成了。自己與她之間的傳道之緣,理應了結。
但是劍心內照,歸無咎卻並未感受到任何“時機將至”、破境飛升之時已即將到來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歸無咎一直以來有一個判斷。
那就是未衷出現在這裏,和自己提前相遇,勢必寄托著布局之人的用意。到了事情將了之時,猶如劇本的最後一回,勢必要有一個答案,絕不應該像現在這樣不了了之。
歸無咎道:“你且仔細感應。自己所得神通之法,的確是圓滿了麼?”
未衷聞言,目光一定,再度感應。
此身氣息之精密,那二主七從融合無間,的確是圓滿無暇。但未衷深信歸無咎的判斷,又斂息閉目,玩味良久。
直至一刻鍾之後,終於體會出一點味道來。
她此時之所得,隻是“長生”。但是災劫外力,依舊可以侵害其身,打斷她的成長之路。這神通到了極致,似乎還隱藏另外一道意蘊,那就是“不壞之定力”。
唯有到了那一步,才是真正登峰造極。
但法訣已全,自己的修煉步驟斷然沒有任何差錯。
思來想去,所欠缺者,大約是要倚靠一件外物,來作為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