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觀象知理避玄機(1 / 2)

此念一明,歸無咎驀然察覺心中一空,仿佛此身之中無端少了一物。

隨後仔細審辨分明——正是殊神韻所贈予的那較之全珠、鏡珠等略大一號的銀色“封印珠”,驀然消失了!

此珠一散,卻並未化作任何有形、無形之物為歸無咎所得;正相反,其經曆過細密的震蕩反複之後,竟爾百川歸海,最終全部來到哈密山“費難”處。

猛然映入其身!

在這一瞬間,“費難”茫然抬頭,然後仿佛自我懷疑一般低首一看;足足愣住三息之後,麵上忽然浮現出自信的笑意。

此時此刻,在他心識之中,那神識所藏的“白玉蟾蜍”,乃是這方天地中每一十二萬年產生一枚的“天地玄丹”,擬化各類物象。最終為這個時代的有緣之人所得,助其成就天人之業。

所謂“天地玄丹”者,一界之吞吐,精華之彙聚。

這方茫茫大界,以一十二萬年為一個小紀元;一個小紀元的氣運,終將投射於一人之身,最終通過天人之律動,反哺不妨界域。而得到這機緣的人,注定能夠永壽不壞,直到打破這方天地的界限,逍遙而去!

費難大笑三聲。

僅僅是隨著也一瞬間的心意暢達,生機興發,其本人氣機隨之一變。一身靈光法力驟然凝結於丹田之中;凝縮成極限之後猛地神光返照,顯化出一座尺許高的嬰兒之形;竟是輕而易舉的完成了修道之路的“大轉向”。

費難青衣一振,飄然而去。

隨著這一重變化,還有無量精微道理,極充沛、極繁榮,雖未宣之於任何人之口,但是通過“費難”的展示,卻自然而然的蘊藏於“事實”之中。

方才此間百子歸一之象一成,歸無咎立刻明白了無常道空、玄命未終之法的妙理;此時此刻這“事實”更加充沛之後,歸無咎的“知識”也極為奇妙的同步增長!

無常道空,天人無定。

這“無常”二字,不僅僅是成就甚深境界的大能所麵臨的“無常”,哪怕你資質再高、根基再厚也不能保證定能渡劫成功;其另一重用意,同樣也應在傳承後人的“玄命未終”之法上。

此法一出,框定正域之後,機緣所得何人,是完全隨機的。哪怕是施法之人本人,也不能篤定自己這機緣必定會為何人所得,似乎是天意教人雨露均沾、不令你指派專人;否則可以想見,動用此法之人,要麼傳於血脈後裔,要麼傳於嫡傳門徒,極少會有其他可能。

而同等境界乃至更高境界的大能,無論動用何等高明的演算之法,也難以鑒別出“玄命未終”之人是哪一位。

同時,對於得法之人而言,那怕你推演手段和道心道緣再高,同樣會陷入種種奇妙的“我觀之象”,就像費難方才產生的“天地玄丹”的知見一般,並深信不疑,不知這機緣的本來麵目。直到這機緣徹底消化,方才能明悟本來。

這一道法,可以說是天意均平,先行者折戟,後來者機緣。

為了維持這均平,才有測不準,算不出,難自知的種種異象!

歸無咎心中一動。

隨後靜靜思索良久。

單單是紫薇大世界的七十二子圓滿,用不了如此大費周章。而且,這是歸無咎自己的功業,縱然再是艱難,也當獨立成就,原不必在如此具體的領域出手幹涉。

而且,另有一樁玄妙處。

在通過“事實”印證於心的道理中,歸無咎立刻可以辨別出,真正甚深境界之後、無常道空之劫未渡所動用的“玄命未終”之法,這傳承本身乃是無形無相、不見不聞。而不會如席樂榮所傳機緣一般,眉心留下一道“印記”。

試想,若是一門極高明的法門,號稱任何深湛道心和演算大道皆推演不出,但是其竟爾顯成實體,令人一眼就能看到,這顯然成了笑話,明顯於理不通。

再有一點,真正完整形態的“玄命未終”之法,乃是一個渾成整體,撲入一域,選取一人,從頭至尾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大音希聲、大道無形”,雖然其中蘊藏著不可見、不可知的道理,號稱“測不準、算不出”;但正常情形下以其隱匿之深,尋常人壓根發現不了此物的存在,更不要說是去測算什麼。

而在席樂榮所留下的這道“機緣”這裏,此物之可見也就罷了;更奇的是其竟爾並非整體,而是化作一百個分散單元,最終有一個“散而後合”的過程。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歸無咎推演北月、玉蟬、謝良、虛牧胤、辛衛英等人的命運軌跡,才發現了這“測不準”的奇妙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