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年輕人來說,同樣的工作,他比別人做得細致,花的時間長,精力多,可以說,他是在“吃虧”,因為他完全可以把車洗得“合格”就行了。他“吃虧”了,但是也為他迎來了機會。
很多年輕人心氣高,遇到事情總不願意自己受“壓迫”,不甘於自己處在低位。其實,處於低位並不是什麼壞事。這能讓你積累更多的東西。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名詞——凹地效應。地勢低的地方更容易彙聚更多的資源。平地上麵如果有一塊凹地,根據自然的規律,水或者其他物質都很容易彙集到這個凹地裏麵,從而呈現出它對這些物質的一種聚集作用。
3.把自己放在平常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自信固然重要,但是自負就不行了。無論你有多大的能耐,都不要太把自己當一回事,特別是在你還沒有太多能力的時候。太看重自己的人,往往心高氣傲,目中無人,最終很容易被他人和社會遺棄。
我的一位同學擔任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每年要為公司選拔很多優秀的員工。有一次,他麵試一個年輕的女孩,這個漂亮的女孩應聘總經理助理,當時兩人有這樣一段對話。
問:“你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為什麼要改行從事行政類工作呢?”
答:“就是想改行了,以我學的專業做助理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吧?!”(有些得意)
問:“那麼,你對助理工作,了解得多嗎?”
答:“應該就是協助總經理的工作吧?”(猜測著)問:“那麼,你願意從前台工作做起嗎?”
答:“不知道,沒有其他崗位嗎?”(不太滿意)
問:“你雖然專業很好,但是目前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而前台的崗位可以給你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答:“那好吧!不過我不是永遠都做前台的,我希望以後還是能做其他工作!”(有些無奈)
問:“這個當然,但是需要看你的實際工作表現!現在,在薪資方麵,你有什麼要求嗎?”
答:“現在我的同學平均工資都在3000左右吧。我……希望在4000左右!”(自信地)
“……”(無語)
這個女孩去應聘工作,她的表現卻像是用人單位在求她去上班。盡管她的專業是多麼的好,她是多麼的漂亮,但是這個社會是靠能力說話的,何況比她優秀的人還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