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下蜀山(2 / 2)

如果三清師祖不答應出關(估計他是不會出關的,因為“三清真人”早在一百年前就已不在魔道兩界中出現,蜀山劍道宗的大小事務他早已失去興趣,兩宗八院的那些師叔伯們對三清師祖出山這件事也並不抱希望。),那隻有請他從“神域空間”寄回蜀山的鎮山之寶“九虯神劍”了。

按照蜀山劍道宗的規矩,蜀山的鎮山之寶關係到蜀山的興衰存亡,隻能由輩分最高的長者掌管,如果不是到了蜀山派遇上什麼難以對付的挑戰者或魔界的大舉入侵,是不能輕易請出“九虯神劍”的。

今年的“劍仙大會”又到了改選“劍仙聯盟”盟主的關鍵時刻,各派之間的爭奪將會異常激烈,蜀山劍道宗的優勢這幾十年來早已蕩然無存,昆侖、南海、靈鷲、長澤、悠遊宮、碧落天等,這幾十年來人才輩出,問鼎盟主之勢咄咄逼人。

作為蜀山的第十二代掌門,棲霞子和其他的蜀山兩宗八院的長老們自然不會甘心把蟬聯了五屆之久的盟主之位拱手讓給別人。為了增加蜀山劍道宗的必勝優勢,這一個多月以來,蜀山八院的數十位元老級長老,連日在神劍院苦思對策,三天前終於一致通過了決議要請回蜀山的鎮山之寶——“九虯神劍”。

因為隻有這樣,蜀山劍道宗在本屆的“劍仙大會”上獲勝的機會才會大增,才能保住蜀山在天下仙道界的領袖地位。

“劍仙大會”對於整個“劍仙聯盟”中的各大仙道宗派來說,它的重要性早就超出了“聯盟衛道、誌在抗魔”所含蓋的意義,因為三百年前的道魔大戰之後所確立起的道魔格局,早已讓名存實亡的“抗魔”口號失去了它的實際價值。“天都之約”的靈契簽訂讓魔道兩界達成了三百年的微妙平衡,魔不侵道,道不犯魔,五年一度的“劍仙大會”所剩下的就隻有盟主之爭了。因此,每一屆的“劍仙大會”就成了整個仙道聯盟中各修道派係間互相角力、展現本宗道行實力的比試平台,誰贏得了盟主之位,誰才能真正成為仙道界的真正首領。

至於“九虯神劍”,方惟遠隻知道它是蜀山的鎮山之寶,其他的一無所知。而“寄回”雲雲,說白了,就是請三清真人以高深的天應道行進入“神域空間”的通道,把“九虯神劍”從千裏之外的長澤傳送回蜀山。

而對於方惟遠來說,“九虯神劍”是何等模樣,進入“神域空間”要修行幾年,他並沒有太興趣知道。甚至哪一個宗派會贏得盟主之位,對他來說也無關緊要。

他所要完成的隻是在蜀山和長澤之間進行一趟旅行,並把一封信交給一位他從未某麵過的比他高了好幾輩的師祖手上而已。

這樣的任務對方惟遠來說並不算重,衝其量就是到他從未到過的長澤送送信,蜀山劍道宗的任何一名弟子都可以辦到。

他不明白的隻是為什麼師父棲鶴子會一反常態推薦他來擔當這樣的角色?嚴格來說,他還不能下山,因為他的麵壁刑期還差一個月。

從蜀山到長澤,按蜀山感物級第子的修為標準來說,往返隻需七天。方惟遠身上配備有會指路的“仙人指”,並不擔心會迷路,但他的師父棲鶴子卻似乎有意讓他出去曆練曆練,竟然向掌門師兄棲霞子求了一個多月的期限。

或許師父隻想讓我散散心,方惟遠心裏嘀咕,因為他畢竟已有十二年沒有離開蜀山半步了。

在方惟遠的腳下,蜀山像一隻巨大的神秘怪獸一頭沒進了雲霧氤溫的遠方,它連綿不絕地延伸著它巨大的脊梁,一展千裏,無邊無際地穿行在離地千丈的天宇間,隻有在雲霧繚繞的間隙才會微微露出它的崢嶸來。

據說蜀山下麵的凡人要想登上蜀山求道,必須要沿著蜀山腳下漂浮不定的浮石天梯往上爬三天三夜,才能到達蜀山山麓,再上蜀山神劍院又要再辛苦三天,一步一步沿著馭劍崖狹窄的山道往上攀登,九萬六千步,一步都不能少。

方惟遠已經記不得自己當年是如何被師父棲鶴子帶上蜀山的了,記憶中,這九萬六千步的山道,他一步都沒有走。

因為他是直接被師父棲鶴子領著飛越蜀山山巔的。

那年,他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