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2 / 3)

多數種類在胸部或腋下有1對乳頭,而指猴的1對乳頭在腹部。雄性的陰莖是懸垂形,多數具陰莖骨,而眼鏡猴、絨毛猴、人和某些種類不具。精巢包於囊中。雌體具雙角子宮或單子宮。體被毛,有的柔軟細密,有的粗硬,或在局部很長,或在毛上具異色環節。有的頭頂毛很長,形成叢狀毛冠,或甚短,呈平頂,或禿頂無毛。有的在兩頰或頜下具長毛,形如胡須。有的兩肩、後背、臀部被以長毛。有的體毛非常豔麗。

樹上有3隻猴子,樹下有5隻猴子,一共有幾隻猴子呢?請你用所提供的貼紙把答案貼出來。再用其他的貼紙裝飾畫麵。

數一數,減一減A

蜜蜂(Bee/Honey bee)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蜜蜂過群居生活,蜜蜂群體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種類型。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因為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蜜蜂(Bee/Honey bee)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屬膜翅目、蜜蜂科。

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

蜜蜂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變化過程。一般雄性出現比雌性早,壽命短,不承擔築巢、貯存蜂糧和撫育後代的任務。雌蜂營巢、采集花粉和花蜜,並貯存於巢室內,壽命比雄性長。

花園裏有5隻蝴蝶,6隻蜜蜂,各飛走了3隻,還剩下幾隻呢?請你用所提供的貼紙把剩下的昆蟲貼出來。

數一數,減一減B

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西瓜堪稱“瓜中之王”,原產於非洲。引入新疆是在唐代,五代時期引入中土。屬葫蘆科,有多個種子(在長沙馬王堆古墓出土辛追夫人的胃裏發現西瓜子這可能推翻以前的結論)。我國南北皆有西瓜栽培,西瓜是一種雙子葉開花植物,植株形狀像藤蔓,葉子呈羽毛狀。它所結出的果實是瓠果,為葫蘆科瓜類所特有的一種肉質果,是由3個心皮具有側膜胎座的下位子房發育而成的假果。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為發達的胎座。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或黃色,果瓤多汁為紅色或黃色,罕見白瓤。西瓜性寒,味甘甜;我國各地都有種植。它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有助於治胸膈氣壅,滿悶不舒服,小便不利,口鼻生瘡,暑熱,中暑,解酒毒等症。皮還可以做菜,藥品等。

西瓜主根係,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30cm的根層內,根纖細易斷,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莖直立,4~5節間後伸長,5~6葉後匍匐生長,分枝性強,可形成3~4級側枝。葉互生,有深裂、淺裂和全緣。雌雄異花同株,主莖第3~5節現雄花,5~7節有雌花,果肉有乳白、淡黃、深黃、淡紅、大紅等色。種子千粒重大籽類型100~150g、中籽類型40~60g、小籽類型20~25g、子瓜類型145~200g。味甘,性寒,無毒。開花盛期可出現少數兩性花。花冠黃色。子房下位,側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蟲媒花,花清晨開放下午閉合;果實有圓球、卵形、橢圓球、圓筒形等。果麵平滑或具棱溝,表皮綠白、綠、深綠、墨綠、黑色,間有細網紋或條帶。果肉乳白、淡黃、深黃、淡紅、大紅等色。喜強光、耐旱、適宜砂質土壤處栽種。

西瓜的生長發育需較高的溫度,耐熱而不耐低溫,生長的適宜溫度18~32℃,並要求一定溫差,營養生長適應較低的溫度,結實及果實發育則需要較高的溫度。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5~30℃,實際上不妨礙種子發芽的溫度為20~25℃。35℃以上的高溫引起裂殼,降低發芽率和發芽勢;溫度高可加速發芽,但胚軸伸長。新收的種子發芽率較低,發芽的適宜溫度範圍較窄,在30℃才能發芽。貯藏一段時間後,在20~25℃也能順利發芽。西瓜根係生長溫度較高,適宜的土溫28~32℃,下限溫度10℃,根係停止生長溫度8~10℃,而根毛停止發生的溫度為13~14℃。較低的溫度有利於雌花的分化,提早雌花的出現,增加雌花的比例,而在夏季22~25℃以上,15節以內不發生雌花。花蕾的發育無論雄花還是雌花需較高的溫度,在10℃需28天,而在12℃則需20天左右。西瓜花粉萌發的適溫為25℃,最低日平均溫度20~21℃。授粉受精過程需較高溫度,以30℃為宜。較高的溫度、充足的日照、適宜的濕度,對於花粉萌發、花粉管伸長、受精胚數目都是有利於的;反之,低溫、弱光則有一定影響,並導致不育胚增加。西瓜果實發育需較高的溫度,結果期的溫度低限為15。在低溫條件下發育的果實呈扁圓形,出現果肩和棱角,皮厚空心,含糖量低下,嚴重影響商品品質。西瓜原產非洲大陸性氣候條件下,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日間在25~30℃同化作用旺盛,甚至在40℃高溫下仍有一定的同化效能。而較低的夜溫有利於同化產物的運輸和降低呼吸對養分的消耗,從而提高了果實的含糖量,改善了品質。夏季地表溫度達40℃以上,西瓜仍可安全越夏,葉麵溫度33~36℃,較其它瓜類作物為低,這可能與西瓜葉片蒸騰量大有關。西瓜的耐熱性還表現在種子耐高溫,因此可以利用這一特性進行種子幹熱處理,加速種子後熟,提高發芽率,殺死種子攜帶的枯萎病病源,鈍化病毒等,從而達到防病的目的。西瓜耐熱性與土壤水分條件有關,如土壤含水量低,根係吸收和葉麵蒸騰受到限製,葉片溫度進一步提高,葉片凋萎並難以恢複,葉片蛋白質凝固而導致焦枯。有資料表明西瓜蛋白質凝固溫度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