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心係希望,堅定前行——淡泊人生幸福簡單(2)(1 / 3)

這種身體上的劇烈疼痛讓杏林子的身心疲憊到了極點,多少次,她都想就這樣停下來放棄一切。可是內心深處卻總有一個聲音在督促她前進。她深深地明白,如果前進也許還有一線生機,而放棄卻隻有死路一條。不能選擇死,那就隻有選擇繼續生活下去。

從此以後,她不再整日唉聲歎氣,開始積極地麵對生活,生命也煥發出新的生機,孕育出了新的希望。於是,她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當中,用手中的筆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就這樣,一個長期深受病痛折磨(疾病持續了48年)、隻有小學文化程度、連拿筆寫字都非常困難的杏林子從34歲開始寫作直至去世,在整整26年裏共創作了散文、劇作等作品共計80多部。她除了擁有一大批的忠實讀者以外,還深受文學界大師們的好評,看過她作品的人,都被書中的內容深深激勵和鼓舞著。

這麼多年來,盡管杏林子的生活苦不堪言,可她並沒有放棄,她不僅不是一無所有,反而十分富有。她依靠著心中的希望勇敢地生活了下去,給無數人樹立了好榜樣。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上,很多時候,我們真的以為自己走到了絕境,其實,說不定這正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的確,人生的境界就該如此。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隻顧埋頭前行,走到後來才發現自己陷入一種絕境之中,前方已經沒有路可以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這個時候,悲觀、絕望的心情就會無限滋生,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去麵對呢?不如先往四周或者回頭看一看,也許還會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到達終點,即使已經無路可走了,也不妨先抬頭看看天上的雲卷雲舒,雖然深陷絕境中,但心靈還可以無限暢想,還可以自由、快樂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的人生境界。於是,內心深處便生出一絲希望來,你再也不會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已走到了人生的窮途末路。

有這樣一個成語叫“絕路逢生”,意思就是隻要還擁有希望,肯用心去想、去做,就一定可以想出一個辦法來,再通過積極主動地奮鬥,就能夠走出困境,獲得成功。

這個世上原本就沒有什麼絕境,關鍵就看你有沒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隻要你心中還擁有希望,你就能從一粒沙中看見整個世界,從一朵花中看見整個春天,通過對當前局麵的仔細分析比較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希望所在,就可以做到轉危為安,找到新的出路。

曾經有一位作家在股票交易中損失慘重,頓時負債累累,生活狀況也一下子從錦衣玉食跌到貧困潦倒。然而,他並沒有放棄,他開始節衣縮食,勤奮創作,希望能夠依靠賺取到的稿費去償還那些債務。他的朋友們為了幫助他渡過難關,開始組織募捐,很多人都慷慨解囊,一些有名的大公司、大集團也紛紛出高價請他寫廣告詞……可他統統拒絕了。他把自己關進書房裏,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我是一個受歡迎的作家。於是他做到了,他創作出來的一本又一本新書在當時都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很快,他就償還了所有的債務,並開始過起了全新的生活。

這位作家就是世界著名的大作家馬克·吐溫,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我們:隻要擁有希望,堅持心中的信念,就一定可以達到目標。所以,無論你的情況變得有多糟糕,你都不可以失去信心,都要相信一定會有時來運轉的機會。

古語有雲:“自古英雄多磨難。”一個普通人之所以會成為一個領域或者一個時代的英雄,是因為挫折和磨難激勵了他們,因為英雄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英雄不會在困境中退縮,在絕境中放棄,而是始終抱有希望,他們告誡自己,隻要擁有希望,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並在困境中磨煉自我,在絕境中證明自我,從而書寫人生的勵誌篇章。很多時候,隻有當我們深陷絕境,內在的潛力才會得以勃發。隻要心中還有希望,希望就會引領我們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