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生活中的浮躁,首先要沉澱內心的浮躁,古人已經明白的道理,我們今天卻陷入的困境。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的故事,當時諸葛亮錯用馬謖失了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十五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僅有一班文官和二千名士兵。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誠惶誠恐。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命令士兵原地不動,大開城門,每個城門之上隻派幾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此狀,不敢輕易入城,急報司馬懿。司馬懿聽後,飛馬前去觀看。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撫琴。城門裏外,幾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疑惑不已,不敢輕舉妄動,便撤了兵。他的次子司馬昭問:“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麵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此時,滿城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唯諸葛亮談笑自如:“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
諸葛亮用空城一計退卻了十幾萬大軍,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心態,如果他也像當時其他官員一樣不知所措,浮躁慌張,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真正的智者,關鍵的時候,比的往往是心境。沉澱生活中的浮躁,急性子張飛亦能在長板橋設計嚇退曹操百萬之眾;沉澱生活中的浮躁,唐三藏才能萬裏跋涉取得真經;沉澱生活中的浮,潛伏中的餘則成才能在常人不能承受的壓力下完成任務。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意味深長地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含辛茹苦。人的一生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於是內心總經受著煎熬,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生活中總要麵對各種壓力,經受著各方麵的煎熬,即使這一切暫時的隱退,我們也無法逃避浮躁的大環境,狂躁的音樂和勁爆的舞蹈沒法真正幫你活到自然純真,夜夜買醉也買不到內心的安寧。
上帝有這樣的一隻畫筆,它消除了浮躁後能畫出一雙不流淚的眼睛,也能在黑夜裏為你畫出光明;能在迷失的季節為你畫出未來的輪廓,也能在清醒的時刻,將幸福的人生踏實地占有。想得到的人,會把生活中的浮躁一點點沉澱下來,過濾出去,留一份平靜和祥和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從此,任隨時間的流失,再也不會有美麗的凋零。
淡然的人才會把玩生活於掌心中
用一種淡然的心情把生活把玩在手心裏,你會發現生活原本是很公平的,它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麵,拋向空中落下來時,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側麵。沒有超人的聰慧,你卻有樸實的真誠;沒有驚豔的美貌,你卻又脫俗的氣質;沒有腰纏萬貫的金錢,你卻有滿滿的幸福在心田。所以,沒有人比別人擁有的少,也沒有一個人比別人擁有的多,即使你成了大眾豔羨的對象,你也不應感到優越的存在,因為,優越感會麻痹你前行的意誌,會成為你前行的阻礙。
在神話《封神演義》裏,申公豹和薑子牙都師從元使天尊,然而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卻很大,他們二人麵對師傅的考驗,決定誰去助周成就大業時,申公豹怒色曰:“薑子牙料你保周,你有多大本領,道行不過四十年而已。你且聽我道來。有詩為證:煉就五行真始決,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龍伏虎隨吾意,跨鶴乘龍入九天。紫氣飛升千萬丈,喜時大內種金蓮;足踏霞光閑戲耍,逍遙也過幾千年。”薑子牙穩重地回答道:“你的工夫,是你得的;我的工夫,是我得的;豈在年數之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