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3)

放下抱怨的心態,就是看得破,放得下。端起愛的杯子,就是認得真,擔得起。這兩門功課都要做好,用愛的杯子盛起抱怨的心境,用愛的臂膀溫暖抱怨的冰冷。

抱怨好似瘟疫,讓人久病不起

往日溫潤如玉的森林被大片大片地砍伐,清澈見底的小溪也失去了昔日的生機。地球的臉孔被人類破壞到了她無法承受的限度,於是像人類一樣,地球母親也抱怨了:氣候變暖,地震肆虐,洪水無情……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對於這不如意的生活,人人都會抱怨。偶爾的抱怨或許能夠減緩身心上的苦悶,但如果經常性地抱怨生活,就像地球對強烈人類的抗議一樣,其後果就不這麼會讓人歡笑了。

濤生濤滅,在深邃的海洋中,大魚吃小魚的驚險劇一刻不停息地上演著。日升日落,在繁茂的非洲大草原上,食物鏈環環相扣,弱肉強食的悲喜劇也同樣地不甘示弱。獅子,作為廣袤草原上的王者,它日日跟隨著太陽的腳步,為的是讓那臉盆般大小的嘴中含滿羚羊的鮮血,讓麻袋般空空的腹中裝滿羚羊的嫩肉。這是勝者的歡呼與弱者的悲泣,由獅子與羚羊這對草原上的天敵為我們時不時地呈現眼前。可是,僅僅是因為被獅子獵殺,羚羊就喪失了對遼闊草原的向往了嗎?如果是這樣,當我們今日乘坐遊覽車觀光草原的時候,又怎麼會再次親睹雄壯的羚羊族群呢?麵對被獅子追逐的“天生”厄運,羚羊沒有抱怨,取而代之的是不停地提高自己的奔跑速度,日日跑,年年跑。羚羊是獅子的盤中美餐,如果它抱怨這樣的不公,那麼羚羊自己的口中之食——青草,它又能抱怨什麼呢?最起碼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羚羊還能夠用奔跑來解救自己,而青草在麵對羚羊的啃食時卻絲毫抵抗的力量。

要想逃脫獅子的利爪和血盆大口,不成為獅子的階下囚,羚羊完全可以通過提高自己的奔跑速度來使自己的家族壯大,而青草卻隻能夠以頑強的生命力延續自身。這個關於獅子與羚羊的故事出自華為總裁任正非的口中,他帶領下的華為集團正是憑著羚羊一般的逃生信念為自己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贏得了一席之地,取得了成功。成功靠的是自身的拚搏與奮鬥,假如每個人都能夠通過抱怨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麼這個世界又將如何運轉下去呢?羚羊族群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是因為它們日複一日地在磨煉自己,它們獲取生存權利的密碼是提高奔跑速度,而不是抱怨獅子與生俱來的強勢。

阿裏巴巴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雲認為:“永不抱怨的人生態度才是第一位的。”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唐駿也曾說過:“遇到挫折要從容麵對,不抱怨、不放棄,隻要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態度也同樣如此:“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戴爾·卡內基先生的三十條溝通人際關係原則中,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可見,馬雲之所以成為今日之馬雲,唐駿之所以成為今日之唐駿,比爾·蓋茨之所以成為今日之世界首富,都與他們不抱怨、積極向上的品質息息相關。

莎士比亞說:“人生苦短,如虛度年華,那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抱怨不僅不能夠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相反還會讓人們陷入苦悶的情緒之中,從而走向墮落,假如把它歸入虛度年華的範疇之中,倒也合情合理。抱怨是人生的負能量,它就好似瘟疫,能讓一個人久病不起,如不及時地加以控製,也能毀滅一個民族。而不抱怨卻是一個人的優良品質,同時也是一個人心靈成長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