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在前世網上看過很多視頻,都是用最簡單的東西,照樣演奏出吸引人的樂曲,裝滿水的杯子,亦或者這種家裏麵常見的桶。
想法不錯,馬上行動,楊奕辰找來幾個桶,先試試聲音,考慮到學別人用瓶子裝水的話,調音太麻煩了,還是直接簡易架子鼓最方便,手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編曲,還好自己有現成的。
找齊整套架子鼓的替代物也不容易,換了幾種桶,翻遍了附近幾戶人家,最後選擇用多個裝建築用料的大塑膠桶壘起來當底鼓,也就是那個最大的,用腳踏的低音大鼓(BassDrum),單個塑膠桶當那個軍鼓,嗵嗵鼓(Tom-TomDrum)用厚一些的水.
鑔就沒辦法了,多方打聽,福利院裏有個小家夥認識一個小朋友,他家裏有一套架子鼓,可惜不可能借給楊奕辰出去用,隻好騙人家一個吊鑔和一個底鼓的踏板錘,拆下來用用。
總算是湊齊了設備,還加了些鍋碗瓢盆,免得到時候聲音太單調。
砍樹枝,磨了對鼓棒,召集一眾院裏的孩子圍觀自己的初次表演,當觀眾。
前世玩太鼓達人的高手,這又被李玄錫調教了那麼久,不專業就不專業吧,起碼要把記憶中那些視頻裏的東西打出來不是。
記憶中那些迪斯克、倫巴、探戈、桑巴、恰恰、波萊羅之類的固定節奏一個個試過來,這手怎麼像殘廢一樣,敲出來的根本沒法聽啊。
邊上的孩子開始覺得無聊了,看著楊奕辰一個人在那亂敲一通,一點意思也沒有。隻好乖乖按李玄錫教的國際軍鼓40條,乖乖開始練手法,先從慢的開始,一點點加快速度與頻率,這個和太鼓達人差太遠了吧。
沒多久觀眾就跑的隻剩老院長一個人了,孩子們早跑的沒影去玩去,留楊奕辰一個人在這敲敲打打。
亂響了一夜,總算出點連續的節奏了,就著月光,抓螢火蟲累了後圍著自己的孩子們,這氣氛不錯嘛。
第二天繼續練習,手腕酸了也要堅持,大腿快抽筋也要上,好歹咱當年也是太鼓達人高手,那種高速都不在話下,這種應該也是分分鍾的事啦。
適應了之後,開始出感覺了,繼續熟悉。
第三天早上孩子們是被一陣激烈的鼓聲吵醒的,翻飛的鼓棒,一堆鍋碗瓢盆也照樣能奏出優美的旋律。有前世的太鼓達人的底子和這輩子的學習,總算沒讓人失望,預想的一樣,很快就上手,不過難免有不熟練的地方要短一下,反正現在能把一群圍著自己的小孩子征服,那街上的路人也應該跑不了的。
畢竟自己這種可是絕對前無古人,不說有這奏出的鼓點能否吸引人,首先這種創新的形式就是一大賣點,看看新鮮的人們是需要滿足他們好奇心的,有了大量的人看,收入也應該不會太差,還可以弄些煽情的狗血招牌,必須寫得活不下去,馬上就要餓死的程度,呃,太誇張好像也不行,反正要讓男人激動,女人落淚,乖乖掏錢就好。
既然在福利院裏通過初審,楊奕辰覺得可以到街頭試水了,時不我待,下午就收拾東西,再次帶上劉成鈞幾個稍大點的小弟,搬上一堆鍋碗瓢盆,心疼的劃出一筆零花錢花在公交車上,沿途尋找好的地頭。
人流量要大,而且那些人最好有給錢的可能的,或許上次那個廣場就不錯。小屁孩們很少到市區玩,一路都像出去集體旅行一樣興奮。
最終還是在那個廣場附近下的車。
今天是星期六,廣場上還是挺多人的,目測沒有同行,全是出來玩的普通市民。在打馬路邊一個十字路口,放下桶,在路人怪異的眼光下磨磨蹭蹭的擺好,一幫小弟早就躲到挺遠的地方去了,隻有楊奕辰自己硬著頭皮幹活,宅男屬性在這一刻表露無遺,羞答答的像個小家碧玉,擺個桶半天也沒有搞好,其實整理來整理去還是放不開。
磨嘰了很久,旁邊路過的人都奇怪這孩子在幹什麼。糾結這麼久,還是乖乖把一個大桶擺在前麵,坐好。
回憶一下腦海裏的那段準備拿出來秀的東西,深吸一口氣,豁出去了。
“啪、啪、啪!”連著三聲清脆的鼓棒交擊。
嘭!嘭!嘭!最先是低沉的水桶組裝底鼓出聲,然後接著是砰、砰、砰的軍鼓加入,最後是連續的激蕩節奏從這些簡陋的樂器中傳出,引得路人們紛紛側目。
激烈的節奏一開始就抓住了周圍人們的心,人群開始圍上來,看楊奕辰賣力的表演,連續的打擊桶麵的手幾乎出現殘影,人越來越多,直到後麵的人踮腳都沒法隻能看到人頭,隻能在人群外聽著這鼓點衝擊著他們的聽覺,和他們的心髒一起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