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六十五 新兵報到(1 / 2)

本來楊奕辰好不容易在初三升高一這段時間打激素一樣瘋長,迅速甩掉了身高吊車尾的身份,可是畢竟再怎麼樣長,他也還是在發育期的13歲孩子,到了這群大他七八歲的青壯年中間,再次領到了吊車尾的身份。

李玄錫不知道聯係了軍方哪個人,反正肯定是那時候來金仁燮葬禮的某個老家夥吧,連體檢的過程都省了,直接把楊奕辰劃歸公益兵種,訓練三個月之後就能去某個單位去打醬油了。

說起在韓國當兵,那就得好好的說說這韓國的全民防衛兵役製度了,因為北麵說不定啥時候心情不爽就打過來,所以韓國的國防壓力還是相當大的,哪怕有美國幹爹在背後撐腰。

所以韓國所有的適齡男子必須到軍中服役,韓國有一種說法,叫做“軍監”,意思很清楚,就是去軍隊服役就和坐牢沒有什麼區別,當然,這指的是一般兵役,公益兵役相對來說還是輕鬆太多了,李玄錫怎麼舍得丟自己去苦窯一樣的邊境線上嘛。

有門路的人都能把自己的孩子搞成公益兵役,可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得看命了,體檢是時候像屠宰場搞檢疫一樣,身體健康的沒問題,蓋個戳,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吧,而有些小毛病的呢,意思意思下,基本上都能給你弄到比較舒服的公益崗位,最後一種部隊收都懶得收的殘廢,那就得回家燒高香了。

為什麼韓國的老百姓這麼不願意去服兵役,因為這軍隊裏實在太苦了,一年到頭隻有三天的假期,還得承受老一輩的虐待,更多的一些內幕就隻有進去過的人知道了,對於服兵役這件事,沒多少人是真心願意去的。

前世的楊奕辰差點就在熱烈的宣傳下去光榮的人民解放鐵打的營盤裏去當個流水的兵了,可惜貌似體檢的時候,人家部隊的招兵幹部看不上他那細胳膊細腿的宅男身材,唉,人家韓國這裏缺兵源,是個男的就要,而中國呢,人家自願來,還要挑肥揀瘦。

進了部隊,是李玄錫委托某個軍方的好友領著楊奕辰去報的到,這是陸軍的某個訓練所,新兵要在這裏集訓三個月,然後被派往各支部隊。

第一天報道就和同期報道的新兵們在操場上被集合在一起,聽著長官訓話,講了半天,楊奕辰覺得自己用以前看過的《衝出亞馬遜》裏的台詞來總結概括最合適不過,就是“你們身為軍人,隻有服從,絕對的服從,無條件的服從。”人權這種東西在軍隊裏是沒有的,這裏隻有上級和下級,這一點上楊奕辰就有點不同意見了,當年天朝的軍隊為什麼戰鬥力那麼強,官兵平等應該算是咱們從士兵身上要戰鬥力的法寶之一吧。

被值星軍官領著安排進各自的鋪位,楊奕辰一進到房間就傻眼了,居然是大通鋪,中間的過道,把房間分成兩半,一邊一個東北大炕,上麵是衣櫃,門邊則是武器架,解散開始就在前輩的帶領下各種內務整理,沒完沒了,不過這怎麼整理,那睡袋塞在衣櫃下麵,的樣子還是不如豆腐塊看的爽利啊。

雖然楊奕辰和羅泰峰一樣,在學校裏已經算是壯漢的級別了,但是一到這軍隊裏,年齡的差距實在無法抹平,又矮又瘦的樣子很容易成為大家特別“關照”的對象。

所以掃廁所這種事,經常會輪到楊奕辰這個忙內中的忙內了,軍階不提,大家都是同一期的,可是長幼有序這座大山壓下來,沒法動彈啊,掃廁所就掃廁所吧,反正你們在寢室裏還不是要被兵長他們整,彼此彼此罷了。

訓練所的三個月,楊奕辰可算是長了見識,打心底裏佩服這些老兵,估計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整人手法吧,反正到目前為止,楊奕辰沒見過重樣的,頭頂地,背手,有時候還得倒立著,楊奕辰覺得發明這種優美姿勢的家夥肯定去少林參觀過某武僧練鐵頭功,有時候還得在過道上,頭頂這邊炕沿,腳踩那邊炕沿,剛剛好一個人卡在過道中間,如果你很幸運的學會了這一招,那麼老兵肯定會時不時讓你表演一下,如果沒學會的話,也不用高興,還有更高難度的等著你。

楊奕辰真不知道自己是進了雜技團還是準備打仗的軍隊,班長大人動不動的整軍紀,然後各種借口來為難新兵,體罰是小事,美名其曰鑄就“精神力”,你妹的這純粹是在培訓資深精神病啊,加上從早上起床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就寢的毒舌,楊奕辰真感謝李玄錫這麼多年來對自己的培養,不然楊奕辰很可能會像這些可憐的同期一樣,看到紅色的帽子就想立正了。

其實這些體罰都隻是肉體上的痛苦,楊奕辰覺得習慣了也就麻木了,沒啥的,他個13歲的都能熬過來,不說這些成年男性啦,最讓楊奕辰受不了的是有那麼些長官,不是個別,已經成為一個組織了一樣,對禁忌的愛特別感興趣。

和楊奕辰他們F4的偽“基”地不同,這裏從內到外,貨真價實的就是一“基”地!有很多人被叫去檢查身體,檢查個屁啊,有你們幾個教官單獨叫一個新兵去檢查褲襠的嗎,還說是關心下屬是否在嚴酷的訓練中爛襠的舉動,拜托,現在是冬天,這裏不是越南熱帶雨林,爛你妹的襠啊,當年去參加越戰的老兵們留下來的借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