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流傳在日本的故事,說的是叫阿呆和阿土的兩個人,他們都是老實巴交的漁民,卻都夢想著成為大富翁。有一天,阿呆做了一個夢,夢裏有人告訴他對岸的島上有座寺,寺裏種有49棵朱槿,其中開紅花的一株下便埋有一壇黃金。阿呆便滿心歡喜地駕船去了對岸的小島。島上果然有座寺,並種有49棵朱槿。此時已是秋天,阿呆便住了下來,等候春天的花開。肅殺的隆冬一過,朱槿花一一盛放了,但都是清一色的淡黃。阿呆沒有找到開紅花的那一株。廟裏的僧人也告訴他從未見過哪棵朱槿開紅花。阿呆便垂頭喪氣地駕船回到了村莊。
後來,阿土知道了這件事,他就用幾文錢向阿呆買下了這個夢。阿土也去了那座島,並找到了那座寺。又是秋天,阿土也住下來等候花開。第二年春天,朱槿花淩空怒放,寺裏一片燦爛。奇跡就在此時發生了:果然有一株朱槿盛開出美麗絕倫的紅花。阿土激動地在樹下挖出了一壇黃金。後來,阿土成了村莊裏最富嘻有的人。
據說這個故事在日本流傳了近千年。今天的我們為阿呆感到遺憾:他與富翁的夢想隻隔一個冬天。他忘了把夢帶入第二個燦爛花開的春天,而那足可令他一世激動的紅花就在第二個春天盛開了!阿土無疑是個聰明者:他相信夢想,並且等待另一個春天!
最完美的事業,乃是與理想結合的事業。許多人都在說理想和現實永遠都是兩回事,有時候人為了生活需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其實,我們需要在理想和事業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
雖然有人認為,這是一個理想主義普遍遭受恥笑的時代,然而仍有人,仍然堅持做理想主義者。他們是成熟和自覺的。一個人不能沒有理想,一個社會更不能沒有理想。理想是靈魂的寄托。如果一個人看重精神生活,並對崇高的精神有著執著的追求,那麼理想對於他來說,永遠不會過時。
就因為我已老了,就因為我已過了幾十年乏味的日子,所以我才要趁我活著的時候,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古龍(中國武俠小說家)
要成大事,就得既有理想,又講實際,不能走極端。
富蘭克林·羅斯福(芙固政治家)
“借給我十萬盧布,我將能馬上發財!”對這種人我絕不相信……創業是非從一戈比開始不可的。果戈裏(俄國作家)
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必須具備清醒的頭腦和熱忱。
大仲馬(法國作家)
切實苦幹的人往往不高談闊論,他們驚天動地的事業顯示了他們的偉大,可在籌劃重大事業的時候,他們是默不作聲的。克雷洛夫(俄國作家)
每種首創事業的成功,最要緊的還是所有當事人的基本訓練。
馬明西利比亞克(俄國作家)
一個人感到有一種力量推動他去翱翔時,他是決不應該去爬行的。
海倫·凱勒(美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