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件事情產生興趣純屬偶然,人的命運常常是不可預料的,有時偶然性會起決定作用,猶如大江大河有時會受一些細小因素決定一樣。有時一個閃念改變人的命運。這似乎有些神奇,但生活中確實如此。我對孤兒學校感興趣是由於一張圖片。那是位於福斯海濱的一個古老、偏僻和破舊的自治市,托馬斯凱爾姆先生的故鄉。幾年前我去那兒,當我走進一家小客棧坐下來喝茶休息時,我看到牆上掛著許多圖片。圖片上,一些身著盛裝的漂亮牧羊姑娘手執牧羊用的彎柄杖,與海員們在一起嬉戲。但是,引起了我的濃厚興趣的是掛在壁爐架的正上方一幅關於修鞋匠的房子的畫。畫中,戴眼鏡的修鞋匠正忙著修補一隻夾在兩膝間的破鞋子。修鞋匠寬前額、厚嘴唇,堅毅而又慈祥地望著他身邊許多衣衫襤褸的小孩。這些孩子們則好奇地望著這位修鞋匠。不知是修鞋匠慈祥的目光感動了我,還是可憐的孩子們在召喚我,我走了過去。

隻見圖畫下方寫著:約翰鮑德斯,樸次茅斯的一位修鞋匠,他憐愛那些被官員、被女士先生們拋棄的孩子,他不忍心看到這些失去父母——他們的父母大都過得很舒服——的孩子在街頭流浪。於是,他把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收養起來,並把他們教養成一個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先後被他救助的小孩不少於500人。看到這些,我的心靈被震撼了。一個普通的修鞋匠憑著自己的愛心和毅力,為了這些被人遺棄的小孩默默地奉獻而不求索取,真是令人欽佩。一刹那,我的精神得到了升華。同時我為自己對社會一無所為而感到慚愧。此後,我激動了好幾天,我曾對我的朋友說過:‘這位修鞋匠是仁慈、博愛的化身,應該在英國為他建一座最高的紀念碑。’而今我已冷靜下來,但我認為我不應該收回這句話。我決心繼續這位修鞋匠的事業。他那‘憐愛眾生’的精神激勵著我。約翰鮑德斯很聰明。像鮑爾一樣,如果以其他方式無法贏得一個窮孩子,他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贏得他。

人們常常見他在碼頭上追著一個衣不蔽體的小孩,力圖讓他進他的特別學校,他不是像警察一樣以武力征服,而是耐心地講道理,直到這個小孩跟他來到孤兒學校。他知道愛爾蘭人喜愛烤馬鈴薯,他會給另外一個小孩一個熱乎乎的烤馬鈴薯,人們常看到這位穿著破舊的大衣修鞋匠,把烤馬鈴薯送到一樣衣衫破爛的小孩手中。後來,大家都知道了修鞋匠的慈愛之心,但他本人從不在乎這些盛名與讚譽。他知道自己不過是盡一個修鞋匠之心之給這些無依無靠的小孩一點庇護和關愛罷了。他能改變幾十、幾百人的命運,但不能改變整個世界。看著這些幼小的生命被家庭拋棄,修鞋匠非常難過。這些事跡使修鞋匠的名聲遠揚。主對他說:‘你一輩子幫助那些可憐的人,這是給我幫了忙啊!’榜樣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的品格、行為方式以及他們對事物的看法都在影響我們,隻是有時我們自己感覺不到而已。好的行為方式能指導我們的生活,好的榜樣作用更大。好榜樣的行動是一種現身說法的教育,這種教育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做。而一個壞榜樣也能在頃刻間摧毀一座美麗的道德殿堂。”

環境決定人。對於品格正在形成的年輕人來說,慎重擇友是十分重要的。年輕人吸收快、容易模仿別人的行為,朋友中隻要一個染上了壞習慣,其他人就會競相效仿,不知不覺染上惡習而難以改掉,這就是交友不慎所造成的。鳩格衛斯先生堅信,年輕人在一起,很容易被同化而趨於一致。經常在一起的人,連講話的腔調都會變得很相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看一個人隻須看他的朋友就行了。一個好朋友可能成就自己,一個壞夥伴也可以毀掉自己。我的座右銘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路德格林伍德寫信給年輕人說:“你們一定要記住,寧可獨自一人,也不能與卑劣的人為伍。你的朋友最好是那些品格高尚的人。應該與你一樣,當然他比你還優秀那就更好不過了。”有許多人,與好人相處會變好,與壞人相處則會變壞。在某種條件下,外因會起決定性作用,盡管這種作用是通過內因來起作用的。彼特李利先生說過,眼睛是心靈之窗,看淫穢的東西能亂人心,看了之後總想模仿,有了這種念頭,就很有可能會去行動,有時就是一念之差而走上歧途。因此我不看邪物淫畫,也盡我所能去幫助每一位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