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成年人的個性心理特征(1 / 3)

成年是人生的旺盛時期,也是青春走向了成熟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人已經是身強體壯,知識豐富,且勇敢頑強,很有事業心,做事一往無前,對將來的一切都很有信心。

但是,這個時期的人雖然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卻沒有豐富的經驗,在心理與思維方麵還不算太成熟。往往會憑一時之勇做出許多應該或不應該的事情,也是出現人生差錯最多的時期,很多的成年人長時間地徘徊在人生的十字口路,抬起腳不該往哪個方向邁。

剛剛成年的青年人,其個性特征與心理活動也與其他年齡階段的人不盡相同,他們大多都是離開學校,正走向社會的或即將畢業及還在就大學或正讀研的年輕人。這類人群有好多都患有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譬如:驕傲自大、目空一切的自負心理,悲觀、消極的厭倦心理與愛慕虛榮及無端猜疑的等一些常見的異常心理。

2005年的國慶期間,在一個小區裏傳來一個年輕女孩跳樓自殺的事件。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對此感到迷惑不解。流金的年華,七彩的歲月,不好好的去珍惜,這無緣故的為什麼要輕生呢?霎時整個小區傳得紛紛揚揚。

聽說此女孩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才一年多,在一家時尚雜誌社工作,也算是個收入不菲的白領麗人。可是,她的好友卻說她最近總是唉聲歎氣、無精打采,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還老說“越活越沒勁,生活無聊透了,人生真是沒有一點意思……”等一些極端消極的話。

但是,她為什麼會這樣呢?也沒聽說她過失戀或被解雇什麼的打擊或挫折的事情。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她年紀輕輕就去輕生呢?它就是心理學上的悲觀厭世!

厭世的原因

為什麼到了改革開放時期,社會給人提供的發展機會是那樣的多,一個人可以有所作為的事是那樣的多,可是為什麼好多成年人不僅沒有以一種滿腔的熱情投入到生活中去的積極態度,反而顯示出一種“生活無聊,沒有熱情、沒有幹勁、沒有興趣”的厭世心態來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心理學家認為首要的一條就是沒有精神支柱,說起來這精神支柱其實就是一種信仰,是大眾在社會生活中所公認的價值體係和人生榜樣。精神支柱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人不斷進取。但是,人們的生活往往並不能完全按照個人心目中理想的軌跡發展,一些人的精神支柱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茫然感。

再一點就是現實不盡如人意,如社會風氣的不正,腐敗現象的出現,人際關係的傾軋和爾虞我詐等等,使不少成年人的心態失衡。因此,有好多成年人在這種嚴重失衡的心態下,看不清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支流,反而將自己認識上的片麵性視作為看破了紅塵,從此對世事不問不聞,采取極端的“超然態度”,以“局外人”的方式對待周圍事物,成為一個心理厭倦者。

厭世的產生與生活方式相對單調也有一定關係。作為青年人精力充沛,求知欲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而願意並易於接受新鮮事物,加之身體健康,行動敏捷,適合並樂於進行刺激性活動。但由於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學校、父母對成年人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導致他們中的一些人對這種單調的生活方式極為厭倦,進而對這種生活的意義產生懷疑,並得出“生活實在沒意思”的結論。

克服調整厭世心理

克服厭世心理,首先要對社會存在抱有一種較為現實的認識。社會是由許多組織、群體、個體組成的,社會的跨地域性,跨時空性,決定了它存在著許多亞文化。麵對這種新的形勢,成年人需要轉變觀念,全麵增強自己的能力,以全新的姿態去適應這個複雜的、多變的社會。

我們必須尋求一種更為寬廣的視野,透過通往“永恒”的窗口來審視我們的人生。若說個人的生命和個人的存在是短暫的,但生命的延續和人類社會則是永恒的,不是嗎?如果有了這種認識;我想我們就能安心而盡心地為自己、為後來人過好每一個現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