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神寺,身居險地,隱於世外,屬於一處極少與中原事物打交道的地方,槐神嶺深處中原邊界,是北巒界、神疆界和中原三處板塊之間的一塊腹地,這塊腹地名字沒有,是一塊鳥不拉屎的不毛之地,而其中的幾座被寒酸旅人行過突發奇想命名而成的山地,槐神嶺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的窮山惡水,就是這所謂的槐神嶺沒有什麼特別產物,而唯一生產的也是槐樹,對於槐樹這類陰氣較重的樹木,市場需求本來就不高,沒有特別產物就等於失去了存在的亮點,生活在這裏的山民也不會把槐樹當做專門的生活目標,因為根本就沒有外人前來購買這類樹種。
山民的生活條件不夠好,沒錢就等於無法開展更多的經濟項目,外人也自然不願意來這一代跑商,所以很多山裏的小夥子都趁著年輕,翻山越嶺到了外地,有的目光短淺,就選擇融入外麵的世界,在中原等地打雜做工賺幾個小錢。而有些腦筋的就選擇從外地買貨,進到山裏來,以高價賣出。
不然這整個山裏壓根就不會出現蠟燭,紙張等生活用品。這種隻售商品,不傳技術的做法,也是山區發展路途的一顆毒瘤,山民們被蒙在鼓裏,窮的為富的打工,笨的為聰明的起早貪黑,窮人每天早起,翻越幾個山頭到另一個山區,賣一頭羊,然後去更遠的地方低價收購米,一次跑商短則一日,長則幾天,賺的幾個小錢,都去買聰明人的蠟燭了。
在這種惡性環境的觸近下,商與民都自然而然的生成了,然而還有某種世人不明的身份也在逐漸崛起,隨著商與民的惡性戰爭繼續激烈,有另外一群更聰明的人就出現了,這群人靠平日裏的名聲,作為,一複一日的積累,終於在民的推捧下,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上。
官。要問這個官究竟是幹什麼的?那每個山民都能告訴你,官就是管!一方官管一方山,其中出現了管理山民生活,解決某些民不能解決的事物,執此之權,要大於民,做民不可做之事。
因此,槐神寺就這樣在暗地裏不知不覺的誕生了。槐神寺第一代方丈,聽說是槐神嶺上的毛頭小子,從小到大在山裏長大,直到十八歲那年去了中原幾年,回來的時候就成了個禿子,回來以後又幾年,這幾年那是在山裏傳揚佛法,處處為善,號召百姓努力工作,創造美麗新生活,為槐神嶺附近的村莊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說到村裏治安,上到抓匪禽盜,有一手好武功,再說生活發展,下到開山耕田,就連哪家哪個婆娘生的是男是女都被他猜個精準。百姓都是需要信仰的,有了這種信仰,生活也就有了盼頭。
於是乎,很多山民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到禿子家裏,請禿子收這些孩子做徒弟,但這禿子有一規則,那就是絕不收女子,並且收入門下的弟子都必須和他一樣變成禿子。這些規則都能被山民們接受,一時間,禿子的名聲更是響亮,做了師父,手下弟子收了數十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當一個個屁顛顛的小禿子都長大,他們今後的路程又成為老禿子所要考慮的焦點,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有父母養著,這會兒大了,父母自然不會再養下去了,這會兒十幾張嘴都落到自己這兒了,自己每月的辛苦錢是絕對不夠的,正處於思前想後,這邊所有的山民已經為他把事情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