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先生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曾寫道,與別人建立友好關係的第一個小竅門就是請別人幫你一個忙,接受別人的幫助,可以讓施助者贏得心理上的滿足感與優越感,從而不會與受助者之間產生隔閡。因此,麵對不比我們強的人的時候,我們不妨選擇示弱一次,這不僅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建立友誼的關鍵一步。這樣的示弱就是一種禪機、一種智慧。
示弱,其主旨就是自曝缺陷和弱項,這是俄羅斯心理學家庫斯洛所說。但示弱是一種禮讓和寬容,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和清醒,並不是軟弱、退縮。
坦然的人會更有親和力和創造力,也更容易接納和寬容別人,因為他們不會把心理能量放在掩飾、防禦、維護脆弱的自尊心上。正如庫斯洛所說:“示弱和坦然,才是自我心理最強的防禦。”從更深層的心理學意義上來講,示弱是尊重和正視穩步發展的一種心理力量。在人際交往中,在特定的情況下亮出自己的弱點,往往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之道。示弱往往可以使他人感覺到自身的重要,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平衡,於是對示弱者產生極大的好感。因為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都有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需求,都有超越別人獲得心理優越感的需求。
人們對成功者會心生嫉妒,這是一種天性,適度示弱可以將其消極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坦然示弱可以減少乃至消除不滿或嫉妒。被提拔為市場部經理的小李,年紀輕輕就在眾多的競聘者中脫穎而出,但他並沒有恃才傲物,而是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知識、才能運用到工作中,同時虛心向上司、前輩和同事請教。他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麵的“無知”,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向他人學習,同時在學習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知識、才能,這種做法既保護了他人的自尊心,又縮短了與大家的心理距離,消除了落聘者的嫉妒和前輩的不滿,而且給人更多的信任感,從而得到了大家的通力支持與配合。事實證明:那些寬容、大度、適時忍讓、虛懷若穀的人往往是最終的成功者。
有一次林肯在台上演說,有人在台下喊:“別忘了你是修鞋匠的兒子!”林肯回答說:“是的,我是一個修鞋匠的兒子。現在我的父親已經不在了,你的鞋子出了問題我可以幫你修,但是我再也不可能修出那樣好的鞋子了!”麵對突如其來的恥笑,林肯坦然示弱,最後換來的是歡呼與掌聲。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努力爭取表現,然後耐心等待機會。有幽默感的人,比較能忍耐。要學會自我解嘲,不時拿自己開玩笑。首先是要準確客觀地看清楚自己。滿以為自己做的已是最好,可能其實隻是做了伊索寓言裏的青蛙,鼓脹了肚子,就意味很威武了不起。
坦然示弱,用幽默自我解嘲,隻有少數人才做得到,因為這更需要智慧和勇氣。就像古希臘諺語所說:上坡路與下坡路是同一條路。
其實敢於示弱才是真正強有力的表現,退一步才能更好地前進。
天使能飛起,是因為她看輕自己
智慧不是僅僅盯在暫時的利益上,而是有長遠的眼光。把現時的自己看輕一點,如果短暫的小損失能夠換來長久的大利益,那麼懂得適當的放棄就是最大的獲得。生命如舟,它承載不下太多的物欲和奢華。要想在到達彼岸之前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就必須輕載航行,隻取那些我們確實需要的東西。
據說,非洲土人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法捕捉狒狒:在一個固定的小木盒裏麵,裝上狒狒愛吃的堅果,盒子上開一個小口,剛好讓狒狒的前爪伸進去,狒狒一旦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人們常常用這種方法捉到狒狒。
非洲土人這樣做是在利用狒狒的一種習性,即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東西。人們總會嘲笑狒狒的愚蠢:為什麼不鬆開爪子放下堅果逃命呢?
審視一下我們人類自己,你會發現並不是隻有狒狒才會犯這樣的錯誤,我們人類其實也有著和狒狒一樣的習性。很多時候,因為放不下已經到手的職務、待遇、錢財和榮譽等,有些人整天東奔西跑,結果荒廢了正當的工作;有些人整天費盡心思,結果常常是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