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2)

我很喜歡寫一些文章,大概也是因為家族的些許基因吧。我奶奶是一名語文教師,爺爺是詩人,父親是一名企業高管。父親的職業好像與文學方麵沒什麼太大的關係,無非是寫寫標書之類,然而父親的文章,我是見過的。說實話,在看到他的文章的時候,我實在沒有想到他的文學功底竟是如此之好。自此,我也開始自不量力的小作幾筆,但奈何那時年歲尚短,讀的書少,魯迅之流的作品讀的更是少之又少,寫出來的文章,也算不上什麼作品。今年暑假的時候,我趁著閑時,撰寫了一部網絡小說,成功簽約上架並完本,這或許算是一個小的成功吧。

如今,那部小說已經完本三個多月了。這期間的時間裏,因為時間問題,我無法在繼續撰寫連載性的小說,隻是寫寫散文或是短篇小說,以滿足一些對於文學的渴望。前幾日,我忽而想著,如何不通過網絡這一媒介,將我所寫的文章彙總到一起呢?當然,如今網文所時興的是小說題材,而我這種文集,文體更偏向於傳統文學,也無爽點之類可言,發表在網上,恐難有讀者。然而,我還是這麼做了。因為將文章放在網上,至少便於彙總修改,興許還能有少量讀者提出建議——如果真的能的話,那無疑是好事了。於是,我在創建了這本文集,喚名《花雛》。

或許我與文學真的有什麼微妙的聯係罷,我喜歡文學,覺得它比其他東西更有魅力。我覺得,文學真正有威力的地方,是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或是令人從興奮變為失落,亦或是令人從平靜變為激動等等。我想,這也正是魯迅先生能夠拿筆杆子當槍的緣由吧。確實,文字可以變成槍,而這把槍的可怖之處,不在於對肉體的影響,而在於對內心深處那片角落的影響。生活在這個年代,我自認很是幸福。我希望著,我能夠在這條路上走更遠。於是,我給這部書起名為《花雛》,我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綻放成花朵,哪怕隻是懸崖上一朵不起眼的小花。

當然了,生長,必然會遭到摧殘。也或許,我會被某次意外的困難與事情打敗,永遠無法綻放。但在此之前,我會努力的,這至少能夠讓那時之後的我,能夠回憶起自己曾有過一次小小的輝煌。我身邊的朋友,都在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我也正堅持著,哪怕因為事物繁忙,無法將太多時間留給這些文字們。但當我閑下來的時候,我一定會用筆墨,表達出我的內心。這暫且還是一種愛好,或許哪一天,這會變成一種習慣吧。

有的時候,由於種種原因,一些事情找不到能夠訴說的人。於是我就想:將它寫下來吧!沒法向別人溝通,我就自己與自己溝通!有的時候,我寫文章,寫著寫著,就沉浸到了那另一個世界當中。從那個世界出來的時候,我總感覺,內心舒坦了不少,也不知是為何。其實,最開始,我並不打算寫這個前言,想著隻寫一個後記,或者幹脆就不寫。但滯留的時間越長,我越想將我對文學的那種看法,表現出來,哪怕這或許隻是自己寫給自己的,我也會覺得有一種滿足。我自認為我的文章寫得很差勁,但我就是願意看文章,願意寫文章。若問我為什麼,我隻能回答說:因為文學是一個能夠陪伴我一生,不離不棄的朋友。將內心的這些雜亂的想法用文字呈現出來,一段時間之後,或許在記憶力,我早就忘記了某些事。但打開這些文章一看,卻又是沉浸在了自己的故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