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節奴隸與獅子
從前在羅馬,有一位貧窮的奴隸,名叫安德魯
克裏斯。他的主人是一個殘酷的人,對他很不好,以致安德魯克裏斯最終逃走了。
他在一
處原始森林裏躲了好多天。找不到任何食物,他一天比一天病弱,他想,他活不了多長了。
於是,有一天,他爬進了一個山洞,在裏麵躺了下來,不久,他就睡著了。
過了一會,他
被一陣很大的聲音吵醒了。一隻獅子來到了他的洞裏,大聲吼叫著。安德魯克裏斯怕極了,
他想,獅子肯定會把他吃掉的。但是,不久他就發現,獅子不僅沒有吃他,而且還一瘸一瘸
的,腿好像受了傷。
於是,安德魯克裏斯壯起膽子,抓住了獅子受傷的那隻爪子,看看究
竟發生了什麼事。獅子靜靜地站著,用他的頭蹭著安德魯克裏斯的肩膀。他好像在說:“我
知道你會幫助我的。”
安德魯克裏斯把獅子的爪子抬了起來,看到有一根長長的尖刺刺在
了裏麵,使它傷得不輕。他用兩根指頭抓住刺的一頭,快速、用力地把刺拔了出來。獅子高
興極了,像狗一樣跳了起來,用舌頭舔著他新朋友的手和腳。
現在,安德魯克裏斯已不怎
麼害怕了。夜晚來臨的時候,他和獅子就一起背靠背地睡在了洞裏。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
獅子每天都給安德魯克裏斯帶來食物,兩人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安德魯克裏斯發現自
己的新夥伴是一個非常令人快樂的家夥。
一天,一隊士兵經過這座森林,發現了躲在洞裏
的安德魯克裏斯。他們知道他是什麼人,便把他抓回羅馬去了。
那時候的法律規定,任何
一個從主子那兒逃走的奴隸都必須與一隻饑餓的獅子決鬥。他們把一隻獅子關了起來,不給
他吃一點東西,並定好了決鬥的時間。
決鬥那天來到了,成千上萬人聚集過來,一起來看
熱鬧。那時他們去的那個地方就像今天的人在一起看馬戲或棒球比賽的地方。
門開了,可
憐的安德魯克裏斯被帶了進來。他幾乎快被嚇死了,因為他已能隱隱約約地聽到獅子的吼聲
了。他抬頭向四周看看,成千上萬個人的臉上沒有一絲同情的表情。
獅子衝進來了,它一
個跨步就跳到了這位可憐的奴隸麵前。安德魯克裏斯大叫一聲,不過不是因為害怕,而是
高興。因為那隻獅子正是他的老朋友——那隻山洞裏的獅子。
等待著看獅子吃人好戲的觀
眾充滿了好奇。他們看到安德魯克裏斯雙手抱著獅子的脖子,獅子則躺在他的腳下,深情地
舔著他的雙腳。他們看到那頭龐大的野獸用頭蹭著奴隸的頭,那麼的親密無間。他們不知道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過了一會兒,他們要求安德魯克裏斯向他們解釋事情的原委。於是
,安德魯克裏斯雙手抱著獅子的頭,站在這些人的前麵,向他們講述了他和獅子一起在洞裏
生活的故事。
“我是一個人,”他說,“但從來沒有人像朋友一樣對待過我。惟獨這
隻可憐的獅子對我好,我們像親兄弟一樣相親相愛。”
周圍的人還不是很壞,這時候,他
們已不能再對這位可憐的奴隸下狠心了。“給他放生,讓他自由!”他們喊著,“給他放生
,讓他自由!”
另外還有人喊:“也給獅子自由!把他們都放了!”
就這樣,安德魯克裏
斯獲得了自由,獅子也隨他一起獲得了自由。他們一起在羅馬住了很多年。
故事釋評:
奴隸安德魯克裏斯身處困境,忍受著殘酷的待遇,仍不忘對一頭凶猛的
獅子表示同情,他最終贏得了意外的回報。詩人埃米利?迪金森提醒我們,同情之心增加了
我們生命的意義。他在詩中曾這樣呤詠:如果我能讓一顆心免於破碎/我就沒有白活/如果我
能為一個痛苦的生命帶去撫慰/減輕他的傷痛和煩惱/或讓一隻弱小的知更鳥/回到自己的鳥
巢/我就沒有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