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節推開虛掩之門
古代波
斯(今伊朗)有位國王,想挑選一名官員擔當一種重要的職務。
他把那些智勇雙全的官
員全都招集了來,試試他們之中究竟誰能勝任。
官員們被國王領到一座大門前,麵對這座
國內最大、來人中誰也沒有見過的大門,國王說:“愛卿們,你們都是既聰明又有力氣的人
。現在,你們已經看到,這是我國最大最重的大門,可是一直沒有打開過。你們之中誰能打
開這座大門,幫我解決這個久久沒能解決的難題?”不少官員遠遠張望了一下大門,就連連
搖頭。有幾位走近大門看了看,退了回去,沒敢去試著開門。另一些官員也都紛紛表示,沒
有辦法開門……這時,有一名官員卻走到大門下,先仔細觀察了一番,又用手四處探摸,用
各種方法試探開門。幾經試探之後,他抓起一根沉重的鐵鏈,沒怎麼用力拉,大門竟然開
了!
原來,這座看似非常堅牢的大門,並沒有真正關上,任何一個人隻要仔細察看一下
,並有膽量試一試,比如拉一下看似沉重的鐵鏈,甚至不必用多大力氣推一下大門,都可以
打得開。如果連摸也不摸,連看也不看,自然會對這座貌似堅牢無比的龐然大物感到束手無
策了。
國王對打開了大門的大臣說:“朝廷那重要的職務,就請你擔任吧!因為你沒有限
於你所見到的和聽到的,在別人感到無能為力時你卻會想到仔細觀察,並有勇氣冒險試一試
。”他又對眾官員說:“其實,對於任何貌似難以解決的問題,都需要開動腦筋仔細觀察,
並大膽冒一下險,大膽地試一試。”
那些沒有勇氣試一試的官員們,一個個都低下了頭。
也許,生活當中並不缺少成功的機會,隻是我們像故事中的大臣們一樣,陷進了固定思維的
囹圇之中,不能自撥。思維的框定讓人容易產生怯懦的心理,終究無法喚發一絲勇氣,最終
流於平庸。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分水嶺,有時並不在於他們之間有天地之間的差距,而在
於一點小小的勇氣。當我們超越眾人禁銦得有些麻木的思想,勇敢地邁出那一步時,我們會
驚喜地發現,原來成功的門對我們從不上鎖。
在一個跨國公司裏,總經理叮囑全體員工:
“誰也不要走進8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但他沒解釋為什麼。
在這家效益不錯的公司裏
,員工們都習慣於服從,大家牢牢記住了領導的吩咐,誰也不去那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