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氣量是一種修養(1 / 2)

第5章第2節氣量是一種修養

氣量是一種情操,更是一種修養。隻有擁有“雅量”的人才真正

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人生才會活出大境界。

《三國演義》中,有位英才蓋世、文武

雙全的大英雄叫周瑜。這位當時很了不起的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年紀輕輕就執掌江東(吳國)

的統兵大都督要職。尤其在赤壁大戰中,他更顯出叱吒風雲、謀略高人、指揮得當的政治軍

事奇才。他居然以少量東吳和劉備之師,贏得大破曹操83萬大軍的輝煌勝利。在曆史上,留

下赫赫聲名。據說,此人不僅披掛上馬,能征善戰,還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他文韜武略堪

稱上乘,是位難得的英俊奇才。而且,周瑜還熟諳音律。據說他聽音樂演奏時,若誰奏錯一

個音符,他即刻能耳辨明詳。為此,當時人“曲有誤,周郎顧”之說。當後人對周瑜

其人

的褒獎盛讚之際,也同時看到了這位早逝英才的兩大致命弱點,那就是他的量窄和嫉才。

周瑜一生度量太窄,人人皆知。比如,在取得火燒赤壁大戰成功後,竟容不下與他共同抗曹

的諸葛亮的存在,並密令部將丁奉、徐盛擊殺諸葛亮。不料孔明早有準備,密殺不成。為此

,周瑜萬分氣憤。如此密除同盟,過河拆橋,實在讓人心寒並為之可悲。

周瑜為什麼容不下諸

葛亮?原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周瑜一籌,尤其在關鍵時刻,事事想在周瑜之前,且

能將周瑜內心活動看得入骨三分。惟其如此,才使得量窄、嫉才的周瑜寢食難安,並隨時想

除掉才智高於自己的諸葛亮。而孔明總先於周瑜謀害前就有了防備,這更使周瑜一次比一次

惱怒於心。嫉才,欲加害孔明的結果,反把周瑜自己給活活“氣死”。

有道是:“人之

將死,其言也善。”可周瑜在臨死之前,非但未能悔悟自己的致命弱點,反而含恨仰天長歎

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可見量窄、嫉才之心,到死也不肯更改。怨天尤

人之氣,到蓋棺也不肯丟。

所以,後人都評說周瑜是因量窄害了他自己。拿今人的話說,

他是心胸狹窄,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患疾所致。周瑜度量窄,嫉才、妒能,害人而最終

害己的慘痛教訓,給後人留下深刻的教訓: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特別是一個希望逐漸完

備自己人格的人,總是要有點雅量的。雅量,是衡量一個人成熟與否、修養程度高低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