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掃地掃地掃心地(1 / 2)

第7章第7節掃地掃地掃心地

有一個掃地和尚的故事,說的是一座縣城裏,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時

候,就開始掃地,從寺院掃到寺外,從大街掃到城外,一直掃出離城十幾裏。天天如此,

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裏的年輕人,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那些做了爺爺的,

從小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老和尚雖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鬆樹,不見它再抽

枝發芽,可也不再見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團上,安然圓寂了,可小城裏的人誰也不

知道他活了多少歲。過了若幹年,一位長者走過城外的一座小橋,見橋石上鐫著字,字跡大

都磨損,老者仔細辨認,才知道石上鐫著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傳記。根據老和尚遺留的度牒

記載推算,他享年137歲。

據說軍閥孫傳芳部隊有一位將軍在這小城紮營時,突然起意要

放下屠刀,懇求老和尚收他為佛門弟子。這位將軍丟下他的兵丁,拿著掃把,跟在老和尚的

身後掃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掃地掃地掃心地,

心地不掃空掃地

。

人人都把心地掃,

世上無處不淨地。

現代人也許會譏笑這位老和尚除了掃地,掃地

,還是掃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沒戲。其實這位老和尚就是在這平淡中,給

小城掃出了一片淨土,為自己掃出了心中的清淨,掃出了137歲高壽,誰能說這平淡不是人

生智慧的提煉?這個故事就說明了平淡對人心清靜的重要。

法國傑出的啟蒙哲學家盧梭認

為現代人物欲太盛,他說:“十歲時被點心、二十歲被戀人、三十歲被快樂、四十歲被野心

、五十歲被貪婪所俘虜。人到什麼時候才能隻追求睿智呢?”人心不能清淨,是因為物欲太

盛。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欲望在一定

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動力。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物欲更

具誘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隨心所欲,就必然會給人帶來痛苦和不幸。

如果

一個人有太多的物欲和虛榮心,那麼他在行走時,就會因這些重負而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