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9節騰出一隻手給別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二十多歲時寫了一部中篇小說《
窮人》,學工程專業的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給《祖國紀事》。編輯格利羅維奇和涅克拉索夫
傍晚時分開始看這篇稿子,他們看了十多頁後,打算再看十多頁,然後又打算再看十多頁,
一個人讀累了,另一個人接著讀,就這樣一直到晨光微露。他們再也無法抑製住激動的心情
,顧不得休息,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撲過去緊緊把他抱住,流出淚來。涅克拉索夫
性格孤僻內向,此刻也無法掩飾自己的感情。他們告訴這個年輕人,這部作品是那麼出色,
讓他不要放棄文學創作。之後,涅克拉索夫和格利羅維奇又把《窮人》拿給著名文藝評論家
別林斯基看,並叫喊著:“新的果戈裏出現了。”別林斯基開始不以為然:“你以為果
戈裏會像蘑菇一樣長得那麼快呀!”但他讀完以後也激動得語無倫次,瞪著陌生的年輕人說
:“你寫的是什麼,你了解自己嗎?”平靜下來以後他對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你會成
為一個偉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出了反應:“我一定要無愧於這種讚揚,多麼
好的人!多麼好的人!這是些了不起的人,我要勤奮,努力成為像他們那樣高尚而有才華的人
!”後來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出了大量優秀的小說,成為俄國19世紀經典作家,被西方現代派
奉為鼻祖。
格利羅維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贏得人們的尊敬,但同樣令
人們尊敬的是他們“騰出一隻手”托舉一個陌生人的行動。而且從最初他們就預料到這個年
輕人的光芒將蓋過自己,但聖潔的他們連想也沒想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騰出一隻手”給
別人肯定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別林斯基等三位偉大的藝術家雖然後來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搶了
光芒,但畢竟因陀思舀耶夫斯基的成功而使自己的人格舉世皆知。生活中更多的“騰出一隻
手”者則是
默默無聞的,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象陀思舀耶夫斯基那樣成為“不再重放的花朵”。然而
“騰出一隻
手”給別人,在於過程,而不在於結果。無論被托舉者最後是否平凡,無論能否得到回報,
都不影響愛的價值。
故事釋評:
“騰出一隻手”給卑微者——讚揚他
們;“騰出一隻手”給狂妄者——規勸他們;“騰出一隻乎”給絕望者——點撥鼓勵他
們……“我曾‘騰出一隻手’給別人。”你能麵無愧色地說出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