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金釵鳳儀(三)(1 / 1)

“宛兒姐姐,林嬈過後,就是我了。怎麼辦啊。”念歌緊張的搓著小手,忐忑道。“嗬嗬,沒事的。努力就好。”宇文宛兒笑道。“宇文宛兒,你看著吧。”林嬈從旁邊走了過來,挑了挑眉,昂首說完就徐徐走上台去。

“宛兒姐姐,林嬈唱的這是什麼?”念歌隻覺這詞十分熟悉,卻想不起來在哪兒聽過。“是關山月。這首曲子本應該用同音重複,再配以大起大落的鏈環樂句進行。隻是林嬈將這唱法略微改動了些,雖沒有原詩的豪放,卻也算得上小家碧玉。”宇文宛兒說道。

“念歌,你要唱的是什麼?”宇文宛兒突然問道。“是念奴嬌!”念歌笑道。“此調雖有仄二體,但東坡赤壁詞,句讀與各家詞微有出入,是變格。情緒需高低起伏,均與詞密切相配,你須得好生掌握。”宇文宛兒進一步說道。念歌笑著答應就連忙走上台去。

“今年的舞榭坊當真是人才輩出啊。”李仲摸了摸胡須,看著文王,笑道。“嗬嗬是啊。今年確實有不少有才之人。”文王抿了抿茶,笑道。

“終於最後一位了。”在一旁的十二皇子早就按捺不住,仿佛自安紫表演過後,他就已經沒有繼續看下去的欲望了。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複然。人生倏兮如白駒之過兮,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一曲罷了,宇文宛兒故作鎮靜的起身,行禮道“漁家村人,宇文宛兒。”正當宇文宛兒準備下台時,忽聽得頭頂上有人問道“丫頭,你為何要演唱這一曲。”

宇文宛兒並未抬起頭,但心中也猜出此人應是李仲,故謹慎道“這首是我娘生前最愛的曲,是我爹爹所教,也是民女僅會的一首曲,故不得已賣弄。”

“姑娘,那你又為何選這二胡作為配樂呢?”十二皇子忽的饒有興趣道。“宛兒自知才識淺薄,又如何唱出這曲的萬分之一,宛兒笨拙,隻好借助這二胡的天生悲音。”宇文宛兒答道。

“胡笳十八拍……老夫已經許久不曾聽到這首曲了。”李仲雙目微閉,歎道“老夫記得上次聽這曲的時候,正是懿妃所唱。”

“本王也聽說過懿妃歌舞無雙,尤其這首胡笳更是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文王看著宇文宛兒,笑道。

“論當今,恐是沒有幾人再唱的那般幽怨了罷!”李仲輕歎道,轉而又看向宇文宛兒,道“丫頭,你今日唱的不錯!甚妙!甚妙!”

“你抬起頭來。”十二皇子忽的好奇道。宇文宛兒依言抬起了頭,十二皇子這才細細的上下打量台上的女子。

安紫翩若驚鴻,霞裙目披,猶如曇花之美,寧靜孤傲,淡雅純美,讓人不可方物。而這人卻是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化而翠,可堪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雨帶舞天沙之態。

宇文宛兒不安的四處掃看,一不小心便看到了一直注視她的文王,眼神溫和卻有著說不出的異樣,讓宇文宛兒心底一驚,連忙拜退,碎步移下台。

“宛兒姐姐,你真漂亮!”還沒等宇文宛兒站定,念歌就急急趕了上來,笑道。宇文宛兒不好意思的別過頭去,道“謝謝你,念歌。”這一首曲子,讓許多人對宇文宛兒刮目相看,紛紛聚攏過來,大說些讚賞之詞。

不一會兒,便從門外來了一個侍女裝扮的女子,笑道“嬌娘讓我帶你們過去,各位姑娘請跟我來。”

“是”眾人應道,便在女子的帶領之下,離開了琉璃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