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1)

(癡人說字)

村裏有個人,愛解會意字。

說到忙,他張口就來,心亡即忙!大家連連稱好。說到棍,他思索了一下。有人就接上了茬。這還不好解釋!昆侖山裏的木頭吧!硬著哩!有人就找茬,照你這麼說,軟木棍,空心棍就不是棍。你不能這麼說。。。。。。一時間大家激烈爭論起來,癡人還未想好,悄悄走開了。

過了幾天,癡人發布了他的最新解字成果---人、鬼、棍。說何為人,字典上說是脛臂之形,就是說腿和胳膊組成人形。見大家不以為然,癡人又繼續道,實際上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臉麵。可偏偏老祖先在造字的時候,就不提及人的臉。那是因為一個真正的人在社會上是談不上臉的。大家聽著新奇都圍了過來。癡人說大家不要為這麼近,小心吐沫星子濺到你臉上。何為鬼,大家注意鬼字的上部實際上是一張臉,鬼字的下部是一個彎曲而不能直立的人,一個厶字壓在腿上。鬼字的含義實際上就是臉大而人格彎曲的人。鬼字的特點就是臉大呀!癡人著重強調著,吐沫星子真濺了出來,人群中有人叫好。

何為棍呢?圍的人越來越多,癡人搖頭晃腦起來。棍是木字旁,昆字不僅僅表音,還有一定的含義。昆表示昆同之意。。。。。。有人搖頭,有人滿臉茫然,圍著的人群也開始鬆動。癡人察覺到了,急忙轉話鋒。咱不說那什麼木棍,說說社會上的人“棍”,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陰陽不分。腳步向外邁的人又停下了腳。但凡稱得上是棍的人,遇事不再是一個分叉的人,而成為一個直立的“1”.舉著拳頭走路,“打”!那天癡人解字的場麵上了村朋友圈的頭條,有畫麵,有解說,傳瘋了!

過了一段村裏日間照料開張,鄉裏的書記也來了。問起癡人,村書記邊叫人把癡人從地裏找回。癡人有些緊張,手上的泥土不淨,頭上汗津津的,一抹臉上有些花。他給大家解了恩字。何為恩呢?心上有一因字,心裏的因就是恩這解釋不通。實際上這是大家不認識因字的緣故。講起字來,癡人不再拘謹,尤其是看鄉黨高官也在認真聽著,臉上還不時地流露出腦洞大開的驚訝來,於是癡人“人來瘋”的毛病就犯了。

因字在說文解字中就是一張席子上躺著一個四仰八叉的人,說著還伸胳膊蹬腿地比劃著。大家開始竊竊私語,最先想通的當然是鄉裏的書記。他嘴裏若有所思的吐了一句,有。。。道理!

所以說恩是什麼就是一張席子,心上的一張席子。席子就是叫人躺著的東西,而且這張席子還得允許別人像個大字一樣放肆地躺著。大家聽得全都入了神,一個人不經意碰翻了杯子,幾個人隻是以嚴厲的目光製止了他。生育之恩就是一種最大的恩,正是有這種恩才有了百善之最大善---孝。

好!鄉書記帶頭喊了起來,並鼓了掌。這還是癡人第一次享受這樣的待遇,他的眼有點。。。。。。

三個月後,癡人出現在縣文化節的講台上,一身長袍,一把折扇,一口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