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月 管理者的修身之道 (2)
一個企業管理者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帶動群眾。隻有這樣的領導者,才能強有力地領導部下。例如,企業提倡5S的工作環境,地麵上有一張紙,領導者看也不看,大踏步地走了過去,後麵的人也會跟著走過去。如果你彎腰揀起來,看到你揀紙的人,以後再看到地麵上有廢紙,就有可能揀起來。所以領導者就要當揀紙的第一人。
“不言之教”是中國許多習慣於發號施令的企業家應該著重培養的能力和意識。在企業中,如果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強大,一個企業要想騰飛,企業的領導者也必須學會向內看,從自己做起。
行動指導
下屬期待的領導者,是在非常時期能夠表現得與眾不同,且能夠斷然地做出決定,迅速敏捷地采取行動。作為領導者,要使員工們信服並且滿懷工作熱情,最重要的是應身先士卒,自己帶頭作出表率。隻有這樣的領導者,才能強有力地領導部下。
“為而弗恃”——對員工懷有感恩之心
道德經箴言
原文: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譯文:生養了一切並不拘係自有,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成就了事業並不矜居功名。就是因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會消逝。
對於智慧的管理者來說,有時候承擔過錯反而是樹立權威的機會。
杭州樺桐家私有限公司老板李國飛得知自己的員工身患絕症的時候,沒有袖手旁觀,為員工付清了所以治療費,不惜投入巨資挽救絕症員工生命。
當別人非常質疑地問他:“你一個私營企業老板,有必要為一個打工仔付出那麼多嗎?”的時候,李國飛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他們跟著我一起打拚事業,公司的今天都是員工們幫助的成果,如果沒有這些員工的付出,我一個人是無法做到今天的成績。他們有恩於我,我當然不能眼看著他們陷入困境,而置之不理。”
企業不是忠祠堂,老板不是皇帝,員工不是臣民,員工對企業、團隊、老板沒有持續效忠的義務。但是,企業需要員工的持續貢獻。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在團隊建設和團隊領導中具有更高的智慧。高明的管理者,懂得“為而弗恃”,不居功,不自傲,而是把業績歸於他手下的團隊。這並不會導致自己的利益受損,反而示人以謙遜的姿態,讓員工更加積極地為企業努力。
美國零售巨頭山姆?沃爾頓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時說:“和幫助過我的人一起分享成功是我成功的秘訣。”山姆?沃爾頓認為,與所有員工夥伴共享利潤是以合作夥伴的方式對待他們,公司和經理通過這種方式,改變了與員工夥伴之間的特定關係,使得這些員工夥伴在與供應商、顧客和經理的互動關係中開始變得像合作夥伴。而合作夥伴是被賦予權力的一類人,所以員工會覺得自己也被賦予了權力,從而以更加認真和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肩上的責任。
在中國有個奇怪的現象:功勞常常給上麵,過錯常常對底下。這是兩千年封建社會等級製度影響下產生的不健康思想在工作中,善於將過錯攬到自己頭上,而不是諉過於下屬,是贏得尊重,鞏固地位的最好方式。對領導者來講,不居功的同時要做到主動承擔責任,這是感恩員工的更高境界。
行動指導
一個企業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與全體員工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員工的參與,再好再大的企業要想繼續發展都隻能歸於空談。所以企業也要學會感恩,學會對員工說“謝謝”。
第二周 不要成為權力的奴隸
“功遂身退”——為商業生涯畫個完美的句號
道德經箴言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經》第九章
譯文:功成身退,是最應該奉行的行為準則。
如果刀劍太鋒利,反而不能長久保全,管理者不可太過貪婪不知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