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月管理者的戰術之道 (1)
第一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加減乘除
“弱其誌強其骨”——加法求生,擴大規模
道德經箴言
原文: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道德經》第三章
譯文:排棄充斥於人民心中的各種成見,滿足人民的溫飽需求,軟化人民的強執趨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一個企業剛剛創業的時候非常脆弱,企業家隻有千方百計做好加法,擴大規模,增加利潤,“強其骨”,增強“體質”,使企業的機體既柔且韌,彈性十足,才能提高抗風險能力。
聯想在創業的時候因為生計沒有著落,通過做了“三次加法”,最終才找到生存的出路。
加法之一:販別人的雞蛋
聯想第一年的主要業務就是驗收和維修計算機、培訓人員、技術勞務,而且全員皆兵,人人都要走上市場一線,什麼賺錢就做什麼。這一年,他們的營業收入達300萬元,淨賺70萬,是聯想的第一桶金。這對於聯想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肯定。
加法之二:自己養雞生蛋
改革初期,生產和進口計算機產品都需要批文,但其利潤是比較大的。據說,柳傳誌為了能生產機器,還轉道中國香港,在中國香港成立了合資公司,先做貿易,再做生產,過了很多年才“回歸”內地。
加法之三:培養擅長行業運作的人才
1991年前後,國外品牌電腦大量進入中國,使聯想受到致命衝擊。柳傳誌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麵遠遠不如人家的前提下,咬牙扯起了“民族工業”的大旗,並將楊元慶這個此後改變聯想電腦命運和中國PC業前途的人物推上了曆史舞台,任命他為聯想微機事業部總經理。同時,柳傳誌還著重培養楊元慶們發現並抓住市場機會的能力和創業精神,讓聯想終於從危機中度過,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
加法求生,養成了柳傳誌和聯想保守的一麵,也完成了聯想的原始積累過程。
一般而言,企業在創業初期,所麵臨的風險主要來源於自身的生存能力,如產品方向不穩定,尚未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再加上工藝技術裝備、組織管理模式、員工培訓、產品設計、籌措流動資金、準備原材料等等都需要投入時間、精力和資金。產品風險、市場風險、資金風險、決策風險等種種風險重疊在一起,構成了巨大的經營風險。
控製風險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快速完成財富與經驗的原始積累,拚命做加法,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什麼發展前途大就做什麼,全力以赴,進行最基本的原始積累——所謂先求生存後求發展。因為你不做加法,你就沒有辦法生存。連生存都成問題,發展就成了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話。
在求得生存後再進行擴大規模,這是企業發展的一般性模式,也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過程。規模經營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營成本最小化,經濟效益最大化,使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不斷發展和壯大。做不到這一點,企業就像一葉扁舟,在市場風浪裏飄飄搖搖,隨時都有可能在風浪中沉沒,更不要說與那些商戰中的知名企業抗衡了。
行動指導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市場的遊戲規則。任何一個企業家要想在這場角逐中獲得主動,就必須加法求生,擴大規模,苦練柔功,千方百計提升企業的實力,用實力贏得屬於自己的天空。
魚不可脫於淵”——減法求精,集中優勢
道德經箴言
原文:魚不可脫於淵。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譯文:魚不可以離開深厚的水體而生存。
專注做自己擅長經營的項目,就會使企業獲得成長的機會,這是一種專業的經營理念。騰訊公司正是靠減法策略成就了自己的今天。
在騰訊的企業文化裏,馬化騰的認真和專注成了“騰訊人”最可信賴和依靠的支柱。目前,騰訊QQ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即時通信服務提供商。為何?究其根源,騰訊公司一直專心於通信領域,沒有分過心。公司向用戶提供的所有應用服務,都是基於即時通信這個點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