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月管理者的交流之道 (5)
決策需要了解不同的信息,需要對企業經營中的不同情況進行有效判斷,但是任何決策者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和資源,所以決策者必須重視別人的意見。
決策者應全麵聽取各方意見,尤其是聽取下屬的反對意見,可以團結有不同意見的下屬,也能贏得下屬的尊重和信任,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鼓勵下屬拿出不同的想法。同時,他也會堅持要求下屬在提出想法的同時,認真考慮如何用實踐來鑒別這些想法。
行動指導
古人雲:“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決策者要主動聽取下屬的意見,有助於全麵客觀地了解事物,作出正確的決策。
則我者貴——注重溝通 促進彼此理解
道德經箴言
原文: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道德經》第七十章
譯文: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效法我而在行事中加以貫徹的就更難能可貴。
傾聽是管理者與員工有效溝通的基礎。如今,上下級之間不再是單純的說教與服從的關係。單方麵的“說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美國國際農機商用公司的老板西洛斯?梅考克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有一次,一位跟梅考克幹了10年的老員工違反了公司的工作製度,上班時間酗酒鬧事,並且經常遲到早退,。所以當材料報上來後,梅考克遲疑了一下,但仍提筆寫了“立即開除”四個字。
梅考克下班後了解一下情況得知:原來這位老員工的妻子最近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一個孩子剛巧不幸跌斷了一條腿,住進了醫院;還有一個孩子因吃不到媽媽的奶水而餓得直哭。老員工是在極度的痛苦中借酒消愁,結果耽誤了上班。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梅考克為之震驚,接著安慰老員工說,“現在你什麼都不用想,快點回家去,料理你夫人的後事和照顧好孩子。”接著,梅考克從包裏掏出一遝鈔票塞到老員工手裏。
老員工被老板的慷慨解囊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哽咽著說:“我想不到你會對我這樣好。”
梅考克又再次囑咐老員工:“你先回去安心照顧家吧,不必擔心自己的工作。”
聽了老板的話,老員工轉悲為喜說:“你是想撤銷開除我的命令嗎?”
“你希望我這樣做嗎?”梅考克親切地反問。
“不!我不希望你為我破壞公司的規矩。”
事後,梅考克把這位老員工安排到自己的一個牧場去當管家,讓老員工以後的生計有了著落。對這一安排,這位老員工十分滿意。
正是以因為梅考克的耐心和細心,能夠不計前嫌的和員工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贏得了老員工的尊重和理解,使得他自己說出“我不希望你為我破壞公司的規矩”這樣的話,不僅更好的轉型了規章製度,還滿足了員工的情感需求。
現代企業的管理的更加科學化、人性化,雙向溝通顯得尤為重要。管理者在溝通過程中應該提高自身的傾聽技巧,學會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通過對員工或者他所說的內容表示感興趣,才是高品質溝通的保證。
優秀的管理者不僅善於言辭,能夠通過出眾的口才向下屬傳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而且還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不斷地吸納各方麵包括下屬的合理意見、想法。隻要這樣,管理者才能實現高品質溝通,提升溝通的效率,使團隊更為高效。
在工作中,管理也要兼顧情理,因為在兩者之中,細小的環節也可能引發大問題,管理不細則可能導致企業形象的損壞,情理不通則會引發不滿,從而影響管理的實施。所以,無論管理還是情理都要從細處著眼,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的凝聚力。
行動指導
管理是一個雙向的行為,並不是管理者一人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千萬不能忽視和員工的溝通和交流,隻有這樣,才能促進彼此的理解,你才能了解員工的需求,才能切實維護員工的利益;員工也能理解你的用意,並切實的按照企業的管理製度去嚴格要求自己。
聖人不病——“沒有缺點”是最大的缺點
道德經箴言
原文: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