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月管理者的變通之道 (3)
1997年,成立譚魚頭火鍋店,它的第一家火鍋店開業後,因為做工精細、味道鮮美,所以餐廳門庭若市,天天爆滿,門口經常有幾十個人排隊等位置。由於每天用餐的人太多,客人經常要等很長時間。一天,有個客人等了2個小時,還沒有排到。他很生氣,當時就叫來了譚魚頭的老板譚長安。不管譚長安怎麼解釋,怎麼表示抱歉,那個客人還是怒火中燒,氣急之下,抬手就給譚長安一拳頭。
譚長安意識到:客人等了太長的時間才如此憤怒。而導致客人等待時間長的主要原因是上菜速度慢。餐廳都是采用手工寫菜單傳菜,效率很低。
譚長安經過一番研究,在自己的各個連鎖店開始建設IT係統。這個IT係統的操作流程是:餐廳使用POS機點菜,後台廚房的打印機同步提交顧客點菜信息,庫存管理員根據點菜係統中的物料消耗隨時補貨,財務係統根據點菜係統和結賬係統的數據,對每天的銷售狀況進行精確統計。
譚魚頭第一次改變了中國式餐飲的粗放式管理,實現了精細化。譚魚頭從IT係統建設之初,就選擇了IBM作為自己主要的合作夥伴,在各個門店的硬件設備上和應用環節上,充分吸收了IBM在國際餐飲領域的係統建設經驗,並希望在IBM的協助下,名副其實地實現“數碼火鍋”的夢想。
如果是一般的老板,無緣無故挨別人打,一定會怒火中燒,失去理智,譚長安卻能忍辱負重,發現問題的症結所在;如果是一般的老板,企業門庭若市,一定會滿足現狀,不思進取,譚長安卻能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從而直麵市場,冷靜地自我反思。
譚長安卻能忍人所不能忍,這一拳頭不但沒有譚長安他惱羞成怒,反而讓他開始意識到到自己的不足,直麵現實,謀求變革並獲得了成功。正是他的這種反思精神,並毫無猶豫地進行創新,從而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如果你也能善用失敗的經驗教訓,把它們化為成功的踏腳石,登峰之處又何愁高不可攀呢?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失敗一次就不敢去追求成功。要知道,隻有坦然麵對失敗,從中吸取教訓,失敗才具有意義。失敗之後才會迎來成功。 失敗是登上成功頂峰的階梯,並不是每個人在一開始都能懂得。隻有在經曆失敗之後,才會發現不足,才能獲得提高。就如我們所說:麵對失敗,有眼淚還要有教訓。 一個人僅僅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是不夠的,生活之路,崎嶇坎坷,有坦途也有挫折。懂得接受失敗,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傑菲遜說:“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的優勢,就會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不要怕承認失敗,要從失敗的經驗中進行學習。如果一個人在失敗之後,不去思考失敗的原因,不去挖掘自己潛在的力量,不重新奮戰,那麼等待他的還將是失敗。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讓失敗變成使我們走向成功的奠基石,變成我們走向成功的助推劑,變成我們成功路上的加油站。
行動指導
可以說,任何市場都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一旦出現問題,管理者要清醒地自身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並從中找出問題症結,淘汰掉不足與缺點,突破思維定勢,通過改變來提升承受風險的能力,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
“道者同於道”——適當時候要“禦駕親征”
道德經箴言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以道為法式就可以趨同於道,以德為趨求就可以得到德,失道失德就會導致失道失德的惡果。
管理者自己嚴於律己、勤奮好學、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才能夠實現自身和企業發展常青的願望。
王浩如今是一家建築公司的副總經理。五六年前,他是作為一名送水工被建築公司招聘進來的。在送水工作中,他並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樣,剛把水桶搬進來,就一麵抱怨工資太少,一麵躲起來吸煙。他每一次都給每位建築工人的水壺倒滿水,並利用工人們休息的時間,請求他們講解有關建築的各項知識。不久,這個勤奮好學、不滿足現狀的送水工就引起了建築隊長的注意。後來,他被提拔為計時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