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型挑戰(2 / 2)

當“鄰家鋪子”的名聲和品牌傳播開去後,它會沉重地打擊當地的小型零售連鎖——如果一個街區的兩頭各有一個占盡地利的小超市,顧客會怎樣選擇?答案非常簡單,他們會選擇價格便宜、貨物充足的那個。而其他小店由於資金劣勢,首先在商品種類的齊全度上就絕無優勢。更具殺傷力的是沃爾瑪店的價格優勢,對於零售商來說,價格永遠是最優質的武器。但獨立零售商和其他大賣場所不能忽視的還是沃爾瑪兩兄弟之間的配合作用。

如果簡單地看,超級中心就是一個食品超市加一個百貨商場,而“鄰家鋪子”也絕不僅僅是一個小街區超市,它也包括許多百貨類服務。如果以超級中心為核心,“鄰家鋪子”占據夾縫地區,這同樣對其他大店產生影響。盡管為節省人工,超級中心的服務水平並不高,但一旦超級中心百貨部類的商品和服務質量提高,這會大大提高沃爾瑪的品牌效應。隨之在一些聯合性的服務項目上,“鄰家鋪子”也會跟著“沾光”。例如,在超級中心經實驗後證明銷量好的東西,很快就出現在“鄰家鋪子”中;而超級中心裏銷量不大,但為保持部類齊全而保留在貨架上的商品,就不會出現在“鄰家鋪子”中。

而其他大店卻無法將自己的采購和物流能力發揮到極致,它們也沒有小店的配合來奪取更多的市場。

便利店

沃爾瑪發言人菲力普·沃特曼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想說‘鄰家鋪子’是一種便利店,但它的確是一種便利店。 ”這句話含義非常豐富。

如果前述是“領家鋪子”的真正功用,那麼它對各地主要的地方性連鎖企業的威脅要比它對獨立零售商和小型連鎖的威脅大得多。而沃爾瑪的超級中心則重點進攻本地的獨立零售商,它的目標就在於鄉鎮市場。在這裏,它們已經成為21世紀的名牌店。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至少在美國,沃爾瑪組織和管理得非常好,它始終沿著自己的擴張戰略在前進,這不應該被低估。沃爾瑪越來越多地將那些管理不善和資金不足的連鎖企業作為自己打擊的目標,而利用業已成熟的“鄰家鋪子”去填補對手超市倒閉後留下的市場空白。

想象一下,大片大片的超級中心和“鄰家鋪子”的連鎖成形,這樣,威脅就不僅僅是針對於地方小連鎖了。這就是“鄰家鋪子”與其他單純的便利店的不同之處。

另外,菲力普也承認“鄰家鋪子”具有“便利店”的性質,這使它與超級中心分別開來。這其實也是沃爾瑪本部一些人所擔心的,他們認為:盡管“鄰家鋪子”和超級中心一起可以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但它們之間會不會“同室操戈”呢?  雖然沃爾瑪決策層早已認定以下原則:沃爾瑪不可能幹好每一件事,也不可能滿足每一群人。但他們不能控製自己地琢磨:“再多一些!再多一些!”這種利益驅動是無法抑製的。  所以在“鄰家鋪子”開辦的過程中,它與沃爾瑪其他業態的區分也日漸清晰。“鄰家鋪子”和超級中心在定位戰略上是不同的,這兩種業態都致力於提供低價商品和便利性,但它們所提供的便利性是非常不同的。

其實它的名字本身就暗示了“鄰家鋪子”的店址總是建得離居民點或旅遊點很近,它能提供非常快捷的購物體驗。相反,超級中心提供的便利性則是著名的“一站式購物”,因此它可以離居民點頗遠,而且它的收銀台在周末時也允許出現塞得滿滿的人流。  “鄰家鋪子”可以提供快捷友好的服務,但超級中心則很難達到這一點,盡管情況因不同的店麵、不同的周日、不同的時間而有所不同。

優質的服務水平可能達不到,但沃爾瑪一定會在其他方麵做得更好。如果價格上沒有太大優勢,沃爾瑪必然選擇為顧客提供更大的商品選擇餘地。例如,在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市東郊的沃爾瑪超級中心就供應大量的中美洲產品,這直接吸引了那些來自中美洲各國的移民。

雖然可以看到在易腐品方麵,沃爾瑪做得不太好,但它正在著手改變這方麵的管理,例如它正在為超級中心和“鄰家鋪子”建設一些新的配送中心,以解決飽受批評的易腐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