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拒絕接受這個決定,帕坦巴利,你不要獨斷專行。有一個智者雲遊來到本市,我們請他指教一下吧!”帕坦巴利隻好跟著他們去找那位智者。智者聽了他們的來意,講了一個故事。從前在波羅奈有一位偉大的國王,國王深受臣民愛戴,因為他的愛好不是積聚財富和發動戰爭,而是熱衷園藝。他在城裏開辟了許多公園和花園,他最喜歡的樹叫做花樹。花樹是一棵古樹,當波羅奈還是河邊的小村莊時,花樹已經存在了。國王喜愛花樹,在它的樹陰下度過了很多美好時光,但他從不曾留意過樹下那小小的吉祥草,更不曾注意過蹦蹦跳跳的變色龍。在他的眼裏隻有花樹。

一天國王和王後坐在寶座上喝茶,忽然一塊白色的東西落入他的杯中,接著又是一塊。抬頭一看,原來天花板上出現了一條很大的裂縫,裂縫還在不斷擴大,石膏正不斷從天花板落下。接著他發現,支撐王宮的巨大木柱上也出現了一條深深的裂痕。

國王趕緊招來木匠,命令他們修理王宮。但是木匠們找遍了全城,卻找不到一棵支撐得起王宮的大樹。他們報告國王,世上隻有一棵大樹可以做王宮的柱子,那就是花樹。可憐的國王,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保住花樹任由王宮塌掉嗎?還是砍倒全印度最美麗的植物?國王感到難以抉擇,於是他想征求花樹自己的意見。他向樹精祈禱,但是花樹的樹精什麼都沒有回答。於是國王決定將花樹伐倒。

這個念頭剛剛進入他的頭腦,便被拂過他耳邊的微風聽到。微風悄聲告訴鳥兒們,鳥兒驚恐地飛開,告訴樹葉……到了早晨,全世界都知道花樹快要死了。大樹們紛紛七嘴八舌地為花樹出主意,但是花樹心裏明白,它們根本幫不了它。深夜裏,當眾人散去,花樹忍不住哭泣起來。

我們交朋友時不應看對方的地位與身份,而應當看其對我們的忠誠與友愛。第二天早晨,兩個伐木工人來到花樹下。一個工人在樹幹上摸索著,想找一個合適的部位動斧子,但是他立刻叫起來:“老兄,你來摸一下,花樹爛了!”果然,花樹的樹幹變得又濕又軟。一夜之間花樹爛了,不可能用來做柱子了。他們趕緊報告國王,國王隻得另想辦法,他讓木匠們砍倒3棵大樹,捆在一起充做柱子。

大樹們紛紛問花樹:“你怎麼可能一夜之間爛掉呢?”花樹驕傲地回答:“是不起眼的吉祥草幫助了我。吉祥草是變色龍的好朋友,它叫來成千上萬的變色龍,讓它們爬到我身上。變色龍的身體是軟的,所以伐木工以為我爛掉了。從今以後,我們交朋友時不應看對方的地位與身份,而應當看其對我們的忠誠與友愛。”

管鮑之交

文/郭鎮

“管鮑”,是指公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從小就是好朋友。雖然管仲家境貧窮,鮑叔牙生於富家,但是他們之間彼此了解、彼此信任。管仲和鮑叔牙早年合夥做生意,管仲出資很少,分紅的時候卻拿很多錢。鮑叔牙毫不計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負擔大,還問管仲:“這些錢夠不夠?”管仲幾次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結果栽了跟鬥,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別灰心,事情辦砸了,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也被罷免了三次,鮑叔牙一直相信管仲是有才能的,隻是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參軍作戰,臨陣脫逃,鮑叔牙也沒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有理由的,因為他牽掛家裏年老的母親。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齊國王子們為了避開朝政混亂,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王子糾,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另一個齊國王子小白。不久,齊國暴亂,國王被殺死,朝政混亂無首,王子糾和小白聽到消息,急忙回齊國搶奪王位。兩支隊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為了讓王子糾當上國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誰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帶上的掛鉤,沒有傷到小白。後來,小白當上了國王,曆史上稱為“齊桓公”。

齊桓公登基後,命令魯國殺死王子糾,囚禁管仲。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丞相,幫助他治理國家。鮑叔牙卻認為自己沒有當丞相的能力。他大力舉薦被囚禁在魯國的管仲。鮑叔牙說:“治理國家,非管仲莫屬,他寬厚仁慈,忠實誠信,不僅善於製定規範的國家製度,還善於指揮軍隊。我不如他,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國家,就隻能請管仲當丞相。”齊桓公生氣地說:“你忘了管仲當初那一箭,差點兒把我害死,我不殺他已算仁義,怎麼還能讓他當丞相?”鮑叔牙馬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是不記仇的。更何況當時管仲是為王子糾效命。一個人能忠心為主人辦事,也一定能忠心地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稱霸天下,就一定要借助他的才幹成就大業。”齊桓公終於被鮑叔牙說服了,把管仲接回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