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人在演講過程中的舉止姿態,也就是台風和個性,決定著演講的成敗。若想贏得聽眾信任,隻有表現得自然、真誠。有一次,卡耐基技術研究所曾經對100位著名的商界人士進行過智力測驗。這次測驗的內容與戰時對陸軍所進行的測試相象。該研究所最後將測驗結果鄭重地對外公布:一個人的個性在其事業成功的各種因素中占主導地位,其重要性遠遠勝過他智力的高低。
這項結論意義非常重大:對商人而言,極為重要;對教育而言,極為重要;對專業人員而言,十分重要;對演說者而言,更是十分重要。
一個人若想演說成功,除了事前的準備之外,個性也許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了。著名演說家艾伯特·胡巴德就曾經說過:“在演說中,贏取聽眾信任的,是演說的態度,而不是講稿的詞句。”
這句話不夠準確,除了態度之外,觀念也是同等重要的。然而,個性是一種模糊而且難以捉摸的東西,就象紫羅蘭的香氣一般,即使是最能幹的分析家也沒法把握。個性是一個人肉體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全部組合,還包括遺傳、嗜好、傾向、氣質、思想、精力、經驗、訓練,以及全部的生活境況。它就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樣複雜,它也幾乎隻有極少數人能夠理解。
一個人的個性是非常難以更改或改進的,因為它是由遺傳和環境所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使它強化到某種程度,使它變得更有力量、更具有吸引力。不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努力對大自然賜給我們的這項奇異的事物作最大的利用。這個目標對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改善的可能性盡管微乎其微,然而我們仍然可以進行討論及分析。
演講之前要充分休息
在演講前得到充分的休息,是保證在演講過程中充分發揮的前提條件。一位露出倦態的演說者在講台上是沒有吸引力的。千萬不要犯這種最常見的老毛病——把你的準備工作和計劃一直拖延到最後一分鍾,然後再匆匆忙忙地趕著進行,企圖彌補失去的時間。這樣幹會對你身體造成破壞,引起頭腦的疲乏。這種可能的破壞力量會拖累你,削弱你的活力,使你的頭腦和神經同時變得虛弱。
假如你要在下午4點鍾時向委員會發表一項重要的演說,那你就應該吃一頓輕便的午餐,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小睡一會兒,以恢複精神。不管是在精神上、肉體上還是神經上,休息恰恰是你所需要的。
法拉的行為習慣就時常讓她的新朋友大吃一驚,因為她常常很早就向他們道晚安,然後上床睡覺,留下他們和她的丈夫繼續談話。她知道她所從事的藝術工作需要有充足的睡眠。諾蒂卡地人非常喜歡參加社交活動——和朋友 聊天,品嚐誘人的美食。但在她當上了歌劇第一女主角後就表示,必須放棄自己所喜歡的一切。
但這裏有一點需要你注意:當你要發表一篇重要的演說時,千萬不可吃得太飽。你演講前的飲食要象一位聖徒那樣少。在演講之前,亨利·畢丘經常隻吃一些餅幹,喝點牛奶,除此之外他不會再吃任何東西。
摩貝爾夫人說:“要是我準備在晚上演唱,我就不吃午餐,隻在下午5點的晚餐中吃分量很少的食物,包括一塊雞或魚肉,或是甜麵包、一個蘋果和一杯水。每一次當我從歌劇院或音樂會回到家中時,總是發覺自己餓得快支持不住了。”
摩貝爾夫人和畢丘的做法真是太明智了。卡耐基開始也不理解這樣做的意義,以後,當他成為一名職業演說家之後,每當他在吃完一頓豐盛的大餐後要發表兩個小時的演說時,他才明白個中的道理。經驗告訴他,在喝完飯前酒和湯之後,馬上就是牛排、炸薯片、沙拉、蔬菜和甜點;帶著這樣的負重感再到台上站上一個小時,到那時他不但不能保證身體的最佳狀況,而且也不能盡情發揮他的台風與個性。原本應該流淌在他腦中的血液,現在全部集中到了胃部——同牛排及炸薯片戰鬥去了。
著名音樂家帕德列夫斯基說得好:“我如果在演奏會之前隨心所欲地大吃一頓,那麼我身上的獸性將會占據最上風,甚至還會滲入到我的指尖,而使我的演奏遭到破壞及變得呆板。”
不要忽略衣著
美國農業部曾經在其實驗農場上養了幾百箱的蜜蜂。每一個蜂巢都被裝上一麵很大的放大鏡,隻要按下按鈕,蜂巢內部就會被電燈照耀得通亮。這樣,在任何時候,無論是白天或夜晚,這些蜜蜂的一舉一動都能被很細密地觀察到。演說者的情況也與此類似。他也象被安置在放大鏡下——被聚光燈所照射時,所有的眼睛都在看著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個人外表上哪怕是最細小的不協調之處,立刻如同科羅拉多的派克山峰展露最迷人的微笑那般醒目。
有一次,一位擔任大學校長的心理學家向一大群人發出問卷,向他們詢問,衣服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結果,被詢問者幾乎一致表示,當他們穿戴整齊、全身上下一塵不染時,他們能清楚地明白自己穿得很整齊,而且也可以感受得到。這表明衣服會對他們產生某種影響。